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董卿11岁的儿子攥着台本的手指泛白,声音轻得像蚊子哼,眼神躲闪不敢看观众,这段母子朗诵视频播放量破2.3亿,评论区炸出一堆灵魂拷问:“董卿当年脱稿主持春晚零失误,亲儿子带稿朗诵还卡壳,这基因突变了吧? ”
她连续好多年都在春晚担任主持,真是当之无愧的“央视一姐”。谁也没料到,后来董卿因为她丈夫密春雷的事,在观众心里的形象竟发生了变化。不过,这回让董卿声誉大增的竟然是她的儿子。
曾经,央视舞台上的董卿,早已在很多观众心中扎下了根,成了无法替代的象征。不管是带动大型晚会的气氛,还是主持那些文化类的节目,她总能让观众赞不绝口。
不过,在董卿那个无可挑剔的公众形象里,有一点是颇具争议的,那就是她丈夫密春雷公司的事情。
董卿的丈夫密春雷,当时也算是响当当的商界大鳄,身家一度号称百亿。
他的商业版图铺得极大,从医疗到地产都是最赚钱的行当,甚至一度要在北京最贵的CBD盖自己的总部大楼。那时候董卿的婚姻,在所有人的眼里都像是才子佳人、强强联合。
只不过,变故来得猝不及防。三年前,密春雷突然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了,一消失就是上百天。
几乎是同一时间,他费尽心力收购的上市公司也走到了退市的绝境。
紧接着法院的限制高消费令、高达三十亿的巨额负债。钱来得快,去得更快,昔日的百亿富豪,不仅名下财产被冻结,据说连孩子私立学校的学费都一度成了难题。
曾经围绕在董卿身上的光环,因为丈夫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瞬间黯淡了不少。其实早在丈夫出事之前,关于董卿的争议就没断过。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她事业巅峰期那次“赴美深造”。
2022年那场席卷30亿的债务海啸里,九亿执行令像烙铁般烫在"央视一姐"的金字招牌上。
当上海老洋房从3.2亿折价抛售的新闻见报时,比豪宅缩水更触目惊心的是公众信任的崩塌。那些曾为她《朗读者》落泪的观众突然记起:2014年赴美产子的报道里,镜头拍过洛杉矶医院的产科病房。"爱国主持人"亲手拆穿自己的人设,比商贾丈夫的失信名单更致命。
《朗读者第三季》在2022年初停播后,董卿从晚会压轴主持沦为房产拍卖清单上的户主名。
在浦东某超市被拍到的素颜照片里,她推着购物车挑选打折蔬菜的样子,让网友分成两派激烈争辩——有人痛斥"豪门梦碎的报应",也有人反问:"难道母亲不该接送孩子上学? "
这场全民审判的高潮,是某次学校义卖会上她低头整理二手书籍的侧影,被配上"从3亿豪宅到地摊货"的刺目标题。
人们之所以对董-卿儿子的“不完美”如此惊讶,是因为他们忘了,董卿的“完美”,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被残酷雕刻的结果。
她的童年,有一个“虎爸”。父亲的教育理念简单粗暴:女孩子不能多照镜子,不然心思就花了。家务必须全包,天不亮就要去操场跑一千米。中学假期,她被勒令去宾馆当清洁工,一天只挣一块钱。
最伤人的,是永无止境的言语打击。“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这句话像一根刺,扎了她很多年。她后来在节目中坦言,自己一度自卑到怀疑人生。可一个连照镜子都要被父亲训斥的女孩,是如何长成一个在镜头前滴水不漏的主持人的?
答案或许就是,她把父亲的严苛内化成了一种自我驱动。她逼着自己做到最好,不是为了享受赞美,而是出于对犯错的恐惧。那张冷静、客观、永远得体的面具背后,是一个曾渴望被肯定却始终不得的小女孩。
这种创伤,直到很多年后,父亲在一次酒后举杯向她道歉,才算勉强和解。
正因为自己的童年浸透了“不准犯错”的压抑,董卿在成为母亲后,选择了一种截然相反的教育方式。
她用尽全力,去守护儿子“搞砸”的权利。这次朗诵,老师曾建议,名人的孩子,最好脱稿,这样才“显档次”。董卿拒绝了,她尊重儿子“带稿才有安全感”的选择。她甚至同意儿子把朗诵篇目从名家散文,换成了他自己更感兴趣的恐龙科普文。
有网友评论一针见血:“当我们都在逼孩子背《将进酒》时,董卿在陪儿子研究霸王龙有几颗牙。”
她蹲下身安慰儿子的那一刻,治愈的不仅是儿子的紧张,更是自己曾经那个战战兢兢的童年。她亲手打破了自己被塑造的方式,拒绝让儿子成为另一个“完美”的复制品。
那个曾因工作太忙、缺少陪伴而对儿子心怀愧疚的母亲,如今素面朝天地出现在儿子的学校义卖会上。她的人生重心,早已从一个光芒万丈的公共舞台,悄然转移到了这个需要无限耐心和温柔的家庭舞台。
出人意料的是,这场“失败”的朗诵,最终成了董卿教育理念的封神一刻。
上海市教委将这个视频选为家校共育的正面案例,他们赞扬的,不是舞台上的技巧,而是那位母亲蹲下身时的尊重与接纳。
一位教育专家的观点获得了高赞:大众早已对“神童”叙事感到疲惫和焦虑,董卿儿子的紧张、卡壳和不知所措,恰恰是普通孩子最真实的样子。他的“搞砸”,反而让无数家长松了一口气,感到了一种被理解的释然。
那个曾经被期待完美的董卿,用一种不完美的方式,赢得了比以往更深的敬意。
如今,她的名字依然挂在央视主持人的名单里,但大家似乎不再关心她何时重返舞台。人们更愿意看到她作为一个母亲,鲜活、真实,甚至有点“笨拙”的一面。
她蹲下的那一刻,扶起的不仅是自己的儿子,也是一个被“完美”绑架已久的时代。教育的最高级,或许本就不是培养一个无菌环境下的“精品”,而是给予一个生命在阳光下犯错的勇气。
参考信源:董卿丈夫被限制消费!前年财富超100亿元,如今被国企追债 2023-02-24 17:21 山西晚报
更新时间:2025-07-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