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吃,我做它干嘛呢?”
“我做这面,大部分人是吃不起了···”
“我们只做百分之一人(吃得起)面···”。
就在刚刚,杭州一家面馆2188元一碗面上热搜,在全国各地星级酒店都推出了堂食外卖服务的背景下,谁在为2188“天价”面买单而被众说纷纭。
以前只在电视剧里的桥段上看到“50一碗私房面”,猎奇的心不由地驱使我想看看,这碗面里到底有啥“山珍海味”。
一道名为“茄汁傲世拌川”食材,其中包括洋葱、番茄、鲟鱼子酱、黄鳝片、红虾、小鲍鱼。
仔细一看,并没有太多的“奇珍异宝”而且老板也说了:“这些食材并不是野生的”但做着就是好吃,有的客人一次能点5单,价值上万块钱。
这碗 2188 元的天价面,显然不是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的,对于一些高收入群体来说,2188 元可能只是他们日常消费中的九牛一毛 ,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食物的饱腹感,更是一种独特的消费体验和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
这些网友认为,只要有人愿意为这份独特性买单,商家定价高也无可厚非,这是市场供需关系的体现 ,没必要对高价商品过度批判。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一碗的面,价格稍贵些面也会掂量下“值不值”。站位角度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只要明码标价、不强制消费,高价面便无可厚非。不少网友表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钱人消费观与普通人不同,2000 多元对其而言或许仅相当于普通人眼中的几十元,主打享受生活,且商家有定位高端客群的权利,就像奢侈品与平价商品面向不同市场,旁人无需过度干涉。
还有吃过的网友称,该面味道惊艳、食材干净,口感值得认可。
但很多网友对此表示质疑,很多人认为此举是“炒作”。认为面中黄鳝、红虾、鲍鱼等食材成本撑死不超 500 元,商家 “含泪赚一千多”,半个月仅卖十几碗却能维持经营,盈利逻辑存疑。
更有人指出,有顾客从杭州打包带回上海的操作不符合常理 —— 面放置久了易坨,口感会大打折扣,此举更像炒作或另有隐情。部分网友还联想到类似 “天价茶叶”“高价海鲜” 的消费场景,怀疑背后存在 “xi钱”“利 益 输 送” 隐形问题。
目前,当地的物价部门已经介入,并表示:“商家对商品价格有定价权,应该做到明码标价。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公平交易”。并到现场进行调查,没有发现其它违 规的现象。
类似的事件还发生在今年的七月份,上海和平饭店售价50块钱一杯可乐,引发大众争议,视频里 服务员动作娴熟地拿起一罐市面上随处可见、售价仅 3 元的 330 毫升装可口可乐,“啪” 地拉开拉环,缓缓倒入透明玻璃杯,随后告知顾客这杯可乐需支付 50 元。
“喝的是黄浦江的晚风还是智商税” 的配文,更是把这件事推向了热搜,事后该店回复,酒店基于定价源于地段、工人成本折算、还有百年老店的影响力,明码标价并无不妥。
上海和平饭店 50 元一杯的可乐,杭州面馆 2188 元一碗的面,这类天价消费事件不断冲击大众认知。从市场规则看,商家拥有自主定价权,只要明码标价,不强制消费,定价行为在法 律 框架内无可厚非。
我们吃不起,并不代表别人吃不起,有钱人还是很多的,还是有人会去消费的,明码标价,全凭自己愿意,没有坑 人。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互动交流。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