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的万丈荣光,到一句“我最喜欢日本”掀起的舆论风暴。
这一次,梁朝伟亲手把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与此同时,此言论还偏偏撞上了《731》上映的时间,这不禁让很多人为他捏了一把汗。
甚至还有不少网友还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表示,这一次,估计连刘嘉玲也无能为力了。
梁朝伟对日本的偏爱,并不是一时兴起的心血来潮。
故事的起点,可以追溯到他年轻时对滑雪的热爱。
每年冬天,他都会雷打不动地去日本住上两个月。
渐渐地,这种季节性的旅居,固化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
如今的他,基本算是定居在了那里。
他害怕乘坐长途飞机,而从香港到日本,不过三四个小时的航程,完美解决了他的出行焦虑。
在这里,他能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空间,不必被影迷的目光追逐,不必应付无休止的社交。
梁朝伟曾坦言,在这里感觉很自由。
可令人疑惑的是,在日本生活了这么多年,他依然不会说日语。
这并非能力问题,而是他的一种刻意的选择。
他想用语言不通这个最直接的方式,主动斩断与外界不必要的交流,将内向的生活贯彻到底。
当然,再坚固的城堡也需要一个能与外部世界沟通的“外交官”。
这个角色,由他的妻子刘嘉玲完美扮演。
刘嘉玲的性格与他恰好是两个极端:外向、热络、长袖善舞。
她会处理着他所有不愿面对的社交事务,为他隔绝了俗世的纷扰。
两人2008年结婚至今,长期过着一个在日本、一个常住香港和上海的分居生活。
对此,刘嘉玲的回应总是充满尊重:“他喜欢安静,我懂他。”
正是在这个由地理距离、语言隔阂和伴侣守护共同构成的“结界”里,梁朝伟找到了他最舒适的生存状态。
他可以沉浸在日本的文化里,享受一份他钟爱的鳗鱼饭,而不被打扰。
然而,引爆这颗“定时炸弹”的,恰恰是他主演的新片《731》。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揭露日本侵华时期731部队那段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历史。
就在电影的宣传期,这个最敏感的时间点,陈冠希主持的一场访谈中,问出了那个问题:“去过那么多地方,有没有最偏爱的?”
梁朝伟并没有一丝犹豫,脱口而出称:“我最喜欢日本”。
镜头捕捉到,主持人陈冠希脸上的笑容,都因此停顿了半秒。
梁朝伟的一句话,也瞬间点燃了舆论的火药桶。
《731》如同一面巨大的放大镜,将这句原本可能被一带而过的个人偏好,变成了刺痛历史伤疤的“挑衅”。
风暴来临,他作为“个人”的解释权被瞬间剥夺,只剩下“中国影帝”这个沉重的身份标签。
舆论的矛头从四面八方袭来,“赚着中国的钱,跑去国外消费”!
更多人认为,在民族历史的伤痛背景下,发表这样的言论,实在太不合时宜。
批评的焦点,甚至精准到了他说的话上。
有网友指出,如果他说喜欢日本的安静,或许还能被理解。
但“最喜欢日本”和“文化很适合我”这种表达,已经触碰了网友们的底线。
愤怒的网友直接喊话,让他“别回国赚钱了”。
有网友发现,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梁朝伟因立场问题陷入争议。
当年,他接演漫威电影《尚气》中“满大人”一角,就曾引发过巨大的风波。
这段“前科”,无疑加剧了网友们对他的不信任感。
在这场风波中,“社恐”曾是解释梁朝伟一切行为的万能钥匙。
长久以来,他和刘嘉玲共同维护着这套叙事方式。
他将自己对日本的喜爱,归因于社恐性格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刘嘉玲则在各种场合强化着这个“事实”,为梁朝伟寻找开脱的借口。
但很显然网友们似乎并不买账,这样的说法显得苍白无力。
“社恐”人设,一夜之间从一个令人同情的艺术家特质,转变成了部分舆论眼中虚伪、逃避责任的“挡箭牌”。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他过往所有的“内向”表现,怀疑其真实性。
梁朝伟的风波,像一则写给所有公众人物的警示。
个人喜好虽然无可厚非,但是在历史背景和社会公众的注视下,还是应该注意自身言语所带来的影响。
毕竟任何一句话都会被无限放大,唯一要做到的就是摆正好自己的立场,谨慎再谨慎。
信息来源:
中华网热点新闻——《731》上映,梁朝伟却公开说自己最喜欢日本,理由曝光惹众怒
搜狐娱乐——63岁梁朝伟一句实话引爆争议!陈冠希专访曝光,他为何“晚节不保”?
青瞳视角——《731》热映:认清过去,才能更好守护未来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