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深秋菊花 绚丽多彩

文/东方之音

我们走着,忽然就站住了。脚下是霜打的衰草,枯黄里透着倔强;头顶是洗过的蓝天,澄澈得近乎无情。就在这枯与净之间,猝不及防地,撞见了一圃菊花——不是陶公东篱下那疏疏落落的几枝,是泼泼洒洒、烂烂漫漫的一大片,仿佛是谁把整个凋敝的秋天里藏着的颜色,全都挤到这儿来了。

那是怎样的颜色呢?靠边的,是浅浅的月白,花瓣一丝丝舒卷着,像旧宣纸上晕开的云,又像少女抿着唇的、含着心事的笑。风来时,它们便微微地颤,颤得人心尖儿也跟着软了。中间的,却忽然热烈起来,是那种泼辣的、不加掩饰的明黄,一团一团,像是凝固了的阳光,又像是地底涌出的、最纯粹的火焰,要把这萧索的节气烧出一个洞来。最惹眼的,是深处那几簇绛紫的,颜色沉甸甸的,像是用夕晖酿了很久的酒,看一眼,便有些微醺的醉意了。

我俯下身,凑得很近。那花瓣是凉的,带着露水的、金属似的凉意;可那姿态,却是滚烫的——每一片都卷曲着,伸展着,挣扎着,绷紧了生命全部的力量。它们不像春花,开得那样理所当然,那样慵懒。它们是咬着牙,在风里、霜里,硬生生地,把美,从冷峻的现实里逼了出来。这是一种抗争的、不服输的美,带着悲剧性的庄严。

古人说,“菊残犹有傲霜枝”。这话是对的,却只说对了一半。那“傲”里,何尝没有一种深切的“悲”呢?它独自面对着整个世界的寒威,那绚烂的背后,该是何等的孤独!我眼前的它们,不言不语,只是开着。那静默,比秋夜的虫鸣更响,沉沉地压在我的心上。

忽然便想起许多事来。想起屈原行吟泽畔,“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的颜色,想必也是这样决绝的。想起李清照帘卷西风,“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那瘦削的花瓣里,盛着的是一个时代的哀愁。这花,原来不只是花;它每一片的轮廓,都像极了那些孤高灵魂的剪影。

夕阳西斜了,金光斜打过来,给每一朵花都镶上了一道恍惚的、毛茸茸的边。影子被拉得长长的,交织在一起,分不清是花影还是人影。这一刻,热闹是它们的,也是我的;但终究,那深埋在绚丽根底的、清冷的孤独,只是它们自己的,也只是我自己的。

我直起身,慢慢地走开了。没有回头。我知道,那一片绚烂,终究是要交给越来越重的寒霜的。但此刻,它在我心里,不是凋零的序曲,而是一个沉默的、金色的宣言——关于美,关于风骨,关于如何在凛冽中,完成自己最盛大的告别。

2025-10-14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美文   绚丽多彩   深秋   菊花   散文   颜色   花瓣   莫道   秋菊   绚烂   屈原   木兰   绛紫   孤独   月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