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苏超”去读城|这场巅峰对决背后的一眼千年

暮色中的安定桥,静卧在泰州中市河的余波上,麻黄石板被岁月磨出温润的弧光,砖缝里的苔藓浸透着江淮的湿度。桥栏下的水波轻拍堤岸,与百里外南通濠河的涟漪连成一片。当“苏超”总决赛的战鼓在金陵擂响,这座见证了通泰千年文脉流转的古桥,正以静默的弧度,勾勒出两座城市文明对话的彩虹斑斓。

彭常青 摄

通扬运河的每一道波纹,都嵌着通泰同源的印记。南唐昇元年间,泰州由海陵升格为州,辖地曾囊括今日南通的静海与如皋。后周显德五年,静海从泰州析出,始设通州,取“通吴越之路”之意,而“通泰”之名,早已在典籍中烙下两地的血脉亲缘。

而安定桥的名字里,更藏着通泰两地的精神密码。“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北宋庆历年间,教育家“安定先生”胡瑗从如皋走出,在泰州设帐讲学,弟子络绎,誉满华夏。“明体达用”的教诲随运河流淌,为两地文脉交融埋下千年伏笔。

泰州安定书院

这位被范仲淹尊为“孔孟衣钵,苏湖领袖”的先哲,开启了 “分斋教学法”和宋代理学的先河,经义与治事二斋的分设,让弟子统习经学,又按不同志趣和专长钻研治事,如讲武、水利、算术、历法等,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教学智慧。如今漫步安定桥,指尖触到的青砖似乎依然带着当年学子往返求学的热度,桥旁的石阶上仿佛还留着胡瑗送别弟子时的足印。

“天地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安定先生”当年一定不会想到,他在泰州安定书院栽下的银杏,会在九百年后与先贤张謇手植的紫藤根脉相连。两株见证了岁月沧桑的“草木”,如今依然亭亭如盖。而胡瑗“明体达用”的思想叶脉,更流淌成张謇“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枝繁叶茂,为江淮大地架起浓密的文化天棚。

张謇与梅兰芳铜像

天棚下,又曾飘过梅兰芳的水袖香风。

1920年初,泰州籍京剧大师梅兰芳应张謇之邀首次踏上南通的码头,在刚刚落成的更俗剧场“天女散花”,更与京剧南派大师欧阳予倩同台献艺。连演十一天,场场爆满,盛况空前。张謇每天以诗唱和,对梅兰芳在《牡丹亭》中的表演尤为痴迷:“绝世难双杜丽娘,只须天壤有梅郎。青琴素女无传写,冷落临川玉茗堂。”

这些诗后来连同梅欧的唱和全部收在《梅欧阁诗录》里,而“梅欧阁”的佳话更见证了张謇与两位京剧大师的知己情深。梅欧联袂出演期间,张謇在更俗剧场独辟一阁,并亲笔题写匾额和楹联:“南派北派会通处,宛陵庐陵今古人”,以宋代诗文大家梅圣俞(宛陵)和欧阳修(庐陵)为典故,暗切梅兰芳、欧阳予倩的名姓。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用心隐喻南北京剧艺术的琴瑟和鸣。

“人生难得是知己,烂贱黄金何足奇。毕竟南通不虚到,归装满箧啬公诗。”梅兰芳与张謇的这首临别赠诗,字里行间静静流淌着知音同乐的深情厚谊。

安定桥的月夜,如今仿佛还能听见当年戏班往来的脚步声,戏迷们哼唱的《贵妃醉酒》还带着“梅欧阁”的雅韵,那是两座城文化共鸣的永恒节拍。

1920年,张謇与梅兰芳等人在南通博物苑合影(左起:薛秉初、张孝若、欧阳予倩、张謇、齐如山、梅兰芳、姜妙香、姚玉芙)

烽火岁月里,安定桥又见证过家国大义的立体交响。

1940年,陈毅将军率新四军东进,专程拜访海陵名士韩紫石。面对国民党韩德勤部队对新四军的围堵,这位两任江苏省长的长者出联试探:“陈韩陈韩,分二层含二心”,陈毅应声而对:“国共国共,同一国共一天”。陈毅初次致信时,紫老又回赠一联:“注述六家胸有甲,立功万里胆包身”,陈毅接联后灵感即出,遂书联一副:“杖国抗敌,古之遗直;乡居问政,华夏有人”。黄桥战役后,陈毅登门拜谒,紫老隆重迎接,并三赠楹联:“暴雨侵神州,哀鸿遍野;刚峰镇巨浪,砥柱中流”。这段诗词联语的唱和佳话,恰如安定桥的拱券,将肝胆相照与民族大义稳稳托起。

不久后,韩紫石以八十三岁高龄在曲塘主持苏北抗敌和平会议,通泰十二县代表齐聚一堂。烽火中,双城儿女的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精神坐标下紧紧相握。

陈毅拜会韩紫石(版画)

而教育的薪火,在两地的校园间代代相传。李文瑞的学籍卡,依然在通师校史馆里静静讲述女子师范的故事。泰州大儒缪篆之女缪镜心从通州女师毕业后,执掌通师二附二十七年,“心如明镜,观人照己”的桃李不言,如安定桥下水滋养草木般培育出无数栋梁。这样的静水流深,与胡瑗的“明体达用”、张謇的“父教育而母实业”一脉相承,更让通泰两地回荡着跨越千年的不辍弦歌。

当代的笔墨,为双城对话续写着新篇。泰州籍作家毕飞宇在小说中勾勒的江淮风情,与南通籍作家夏坚勇笔下的运河叙事形成奇妙共鸣。他们笔下那些浸透着里下河湿气和外婆庄温暖的文字,恰似安定桥边的水波,既能映照泰州的人文肌理,也能折射江海的气质。当毕飞宇的读者在濠河边品读《推拿》,当南通的文学爱好者在凤城河畔研读《大运河传》,文字便成了当代的杏叶橙黄与紫藤馨香,映衬着双城文化藤蔓愈发繁茂葱茏。

泰州凤城河畔

风土人情的交融,更在舌尖与乡音中自然流淌。泰州早茶的烫干丝与南通早市的火饺,在江淮官话的吆喝声中达成味觉共识;溱湖八鲜与吕四海鲜,沿着古运盐河的遗迹上演着风味对话;当安定桥边黄桥烧饼的香气,与栟茶古镇虾籽烧饼的咸鲜交织在秋风里,双城间总能找到归家的亲切和记忆里的乡愁。

比赛日清晨,安定桥迎来新的霞光。

如今,北沿江高铁的建设正让双城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而国家级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的携手共进,更让“通泰一家亲”有了新时代的注脚。通扬运河的水波里,胡瑗的讲学钟声、张謇的枢机之发、梅兰芳的婉转唱腔、陈毅的开怀吟诵都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高铁的鸣笛、巨轮的斩浪与球场的欢呼。

南通洲际梦幻岛 彭常青 摄

其实,从盐帆的竞逐到高铁的飞驰,从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到“苏超”的山呼海啸,安定桥见证的从来不是彼此的分野,而是文明的交融。当足球的弧线划过绿茵场的天空,那道美丽的彩虹,恰似安定桥的拱券,也如两座城市相连的脉络,终将在江海文化的星空下,勾勒出更璀璨的图景。

“苏超”这场巅峰对决的终场哨响,注定不是结束,而是通泰文脉新的流淌,更是安定桥头的永恒守望。

作者 | 王义群

来源:江海南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历史   千年   苏超   梅兰芳   泰州   安定   南通   双城   草木   两地   欧阳   江淮   文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