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低空经济探索者
一、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即将开幕(7月23–26日,上海)
1. 全球首发产品集中亮相
预计展出19件全球首发及25件国内首发 产品,包括:
维新宇航Vector5:全球首款7座3吨级多用途eVTOL,专为医疗救援设计,搭载抗坠撞结构、低空紧急割线等安全技术,适配城市复杂环境。
美国天空实业RC-3 Seabee水陆两栖飞机:国内首发,适用于海岛运输、应急救援及旅游观光。
其他亮点:大疆无人机机场无人值守方案、腾盾科创双尾蝎灾害侦察无人机、千机科技无人机编队表演系统等。
2. 全产业链覆盖
参展企业:近300家全球头部企业,包括大疆、普宙、中航工业、沃飞长空等,覆盖无人机、eVTOL制造、新材料(如碳纤维)、卫星导航(华测导航)等领域。
应用场景:集中展示公共安全、农林植保、物流配送、文旅消费等解决方案,推动“科技+场景”融合。
3. 配套活动
展前举办“低空经济百大应用飞行演示”(上海月湖雕塑公园),聚焦eVTOL技术及多场景无人机应用。
同期举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大会、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峰会,发布《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体系框架研究报告》。
二、地方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1. 多地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上线
广东、湖北、天津、江苏南京等省市近期上线综合管理平台,集成空域监视、风险预警、飞行服务等功能,实现低空飞行“看得见、能监管”。
南京平台:支持同时保障5万架次飞行,为商业运营提供支撑。
2. 产业基金规模超千亿元
北京、广州、武汉等20余省市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逾千亿元,加速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
三、市场规模与政策支持
万亿级市场预期: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
政策深化:
国家发改委低空经济发展司已成立,统筹战略规划与跨部门协调。
全国近30省份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海计划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超500亿元。
四、全球低空经济发展动态
1. 欧美监管与基建突破
欧洲: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发布 U-Space 3.0框架,统一跨境空管标准;投资21亿欧元建设63个氢能垂直起降机场。
北美:美国FAA简化垂直起降机场审批流程,乔比航空在洛杉矶—圣地亚哥航线实现94%准点率的商业化运营。
2. 拉美与中东加速布局
巴西:启动“Sky Path Brasil”项目,开放1200万公顷农田供农业无人机作业。
阿联酋:迪拜建设8个浮动垂直起降机场,沙特NEOM规划106个太阳能垂直起降机场。
五、挑战与应对
安全与标准化: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指出,各地低空平台建设标准不统一可能导致“信息孤岛”,呼吁 全国统一空管网络。
电池技术(如能量密度、安全性)仍是商业化关键瓶颈。
应用场景拓展:当前以B端/G端为主,需加快消费端(如低空观光、个人飞行器)普及。
总结
7月低空经济核心关注点:上海博览会(新品与场景落地)、地方基建(平台上线与基金投放)、全球协作(标准互认与跨境运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产业步入规模化爆发前夜,但安全与标准化仍需突破。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