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超牛”小县城,跑出34家上市公司,经济增长1125倍!



你的家乡上榜了吗?


近日,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在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论坛上,发布了2025年中国县域经济相关研究成果。


榜单里面100个县城,个个都是以极少的劳动力和土地面积撬动较高的GDP,小小的身体隐藏巨大的能量。


而在这榜单前排,有一座低调的小城已经连续31年排名在前三,它就是江苏张家港。


要知道张家港在发展之前,又破又穷,小偷来了都要掉头跑。如今它早已稳居前排,为全国创造近3‰的财政收入。


这个城市能够从“穷小子”逆袭成“高富帅”,这背后有高人指点!





一说到江苏,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13兄弟地级市“散到没边,富到上天”的名场面。


富甲一方是自带各种优势,最典型的就是昆山,与上海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张家港却是其中的“后来者”,一无所有,有的只是亟待改变的贫苦。


1962年时,长江以南的两个沿江地级市各划分出一部分公社,与围垦来的土地组成张家港地区的前身——沙洲县。



沙洲县作为后来冲积而成的人类活动区,交通落后,出门面对的就是一望无际的沙地。


全县几乎只能以水稻种植为生,在水网密布的地区也会从事水产养殖,但总归来说还是靠天吃饭,且产出和收入不成正比。


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也使得全县年产值只有3000万元。


没有钱盖不起泥土房,所以大部分的百姓都只能住在茅草房里。


普通百姓实在是太苦,有些人穷到要去卖血为生,综合起来,全镇产值排名直接常年“吊车尾”。


当然,这也是那个年代农村常见的现象和生活水平,但沙洲县的幸运在于有高人指点。



这个高人就是管辖该县的负责人秦振华。


秦振华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善环境和转变思想。


他专门设立卫生监督小组,强制执行街道卫生标准。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秦振华还亲自带队执行。


扫大街、灭害虫、清粪坑、建公厕,做的每一件实事都让百姓感受到,这个负责人不是只会说空话瞎指挥的人。


有了实际行动后,秦振华开始组织夜校,让大家学习先进思想。为了提高效率,秦振华亲自给大家上课,一上就是几年。


在他的主动改制下,村民们渐渐改变以往作风,思想解放了,整个集体精神面貌都振奋起来了。


不仅如此,秦振华的大招还在后头!




秦振华趁着乡镇工业发展的“热”,拉着村民打起奋斗拼搏的“铁”。


他高喊“农工副商”四业齐发展的口号,不断发展多种经济方式,让百姓“洗脚进城”,从单一的农业劳作中解放出来,从事各种经济活动。


不仅百姓在改变,秦振华也在主动改变,积极学习他人。


他领着100多人南下向正在发展蓬勃期的广东省取经,一路考察的过程中,秦振华最大的感受是:路通财通。


还没回到江苏,秦振华就地召集市级会议,要求立即开展公路筹建工作,即日开始实施!


县城自身的贫弱决定修建公路不是件易事,但秦振华仅用了一年,打造了一条全长33公里双向6车道、贯穿港城东西的大马路。




在修建公路时,国家拟建立一个可以为内陆地区提供就近的、具备国际通行的保税优惠和便捷通关进出口平台的区域,所选定的区域就在江苏境内。


秦振华心想:张家港不就是天选之子嘛!身处江苏重要经济腹地,拥有占据全江苏18.6%的长江岸线,平整广阔的靠岸陆域。


但当时国家初步的计划并没有把张家港考虑在内,秦振华说什么都要争一下。


他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将当时的负责人拉到港口,一行人站在滚滚东逝长江岸上,秦振华洋洋洒洒地描述港口建成后的蓝图,预计将带动数千万经济发展。


负责人被秦振华的敢争敢想所折服,发现张家港的巨大潜力,便同意在张家港建立港口,并题写“张家港保税区”六个大字。


为了不辜负所有人的期待,历时9个月,张家港保税区基本建成。




完成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排泄和平整土地的工作,同时安抚搬迁的居民共1284户。


港口与配套设施建设更是在超乎常规速度下达成,张家港人把“想要”转化成实际行动。


在秦老的带领下,张家港经济可以说是一飞冲天了。






随着马路和水路的完善,张家港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


不少企业在得知张家港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后,开始在此地投资设厂建公司。


企业的集结带来了更加完整的乡镇工业产业链。又过了几年时间,镇上92%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


与此同时,当年秦老绞尽脑汁获得的建立保税区的权限,更是发挥了不少作用。




1985年,港口吞吐量达到上千万吨,带动了靠近港湾的产业、物流、金融等行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百姓有活干了,经济自然就上去了。次年,张家港的工农业产值首次突破9位数,与十几年前相比,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家港(沙洲县)一直保持着对经济建设的重视,只要一有机会就拼命抓住。


国家对外开放初期,张家港跟随国家脚步,争做“外向型地区”,吸引众多外资来本地投资。凭借敢争敢想的魄力,留住了数十个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和超1000家外企,扎根在张家港。


这股魄力被当时的官媒报道称赞,呼吁全国向张家港学习优秀精神。


据张家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统计,2021年,该市工业企业超17000家。


到了2024年年末,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76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639亿元,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向好,仅次于昆山和江阴。




40多年的时间,张家港经济增长约1125倍,完成从垫底到前排的逆袭,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四化一体”。


在这片面积为999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创造出了超3600亿元的GDP总值。在成熟的产业链集群里,每家企业都争当第一,在你追我赶中,34家企业敲钟上市。


从苏南的“边角料”,到常驻前三甲的县级市,秦振华无疑带着群众走出了一条最佳路线。





新时代的建设路越走越宽阔,张家港与时代同行,获得了数不清的桂冠和奖章。


连续31年,张家港带着200多项国家级荣誉,稳稳地站在县级地区的前排,耀眼的排名是张家港拼出来的战绩。


排名可能只是数字,但张家港干的全是实事。




在文化方面,张家港以文化滋养市民,打造高质量的文明城市;


在环境方面,张家港统筹各地生态网络,守住生存环境的底线;


在民生方面,张家港保障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只为居民干实事。


发展依靠张家港居民,张家港经济发展后又反哺给居民,真切实现“双向奔富”。


张家港有高人指点,同时也靠自身的努力,成为了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发展模式前排的样本!


-END-



参考资料:

1.正和岛:全国最牛县级市:跑出34家上市公司,经济增长1125倍

2.新江苏中国江苏网:一篇文章书写张家港发展春天的故事

3.赛迪顾问: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正式发布

作者:疏疏篱落

编辑:柳叶叨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财经   上市公司   全国   张家港   江苏   前排   港口   百姓   地区   县级市   经济   高人   沙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