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始,万物藏!吃对吃好,温暖过冬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的歌谣一唱到“冬雪雪冬小大寒”,就知道该囤好暖意,准备过冬了。老辈人常说“立冬进补,补嘴空”,这看似简单的民谚,藏着中国人顺时养生的大智慧——冬天宜藏宜补,把身体养得壮壮的,才能安稳度过寒冬。

最近央视新闻《人间好时节》就带着养生智囊团,陪大家一起解锁冬藏秘诀。从桌上的一粒花生,到热气腾腾的养生大餐,每一样都藏着过冬的健康密码。毕竟冬天的养生,从来不是盲目大补,而是要补得对、藏得好。

立冬养生的核心就俩字:“藏”与“补”。“藏”是说要顺应自然,别过度消耗元气;“补”则是要按需补充营养,为身体储备能量。北京协和医院的陈伟主任医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超贴心的建议——一套5分钟就能做完的弹力带健身操。动作简单轻柔,特别适合冬天练,既能活动筋骨,又不会扰了身体的元气,在家看电视的功夫就能练,再也不用找“没时间运动”的借口。

说到“补嘴空”,大厨夏天的冬藏美食桌太让人眼馋了。萝卜、白菜、羊肉全上阵,每一道都暖身又暖心。冬天的萝卜赛人参,清炒煮汤都清甜;白菜炖得软烂,吸饱了肉香,一口下去暖胃又舒服;羊肉性温,炖上一锅萝卜羊肉汤,汤鲜味美,驱寒效果一级棒。但别以为冬补就是大口吃肉,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中国营养学会特别提醒,冬补要讲究平衡。既要补热量抵御寒冷,也要补蛋白质增强体力,但蔬菜水果可不能少,不然容易上火便秘。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成年人每天的烹调油摄入要控制在25到30克,大概就是两三汤匙的量。别觉得冬天油多香,吃多了反而给身体添负担,“油”刃有余才能吃得健康。

没想到吧,一粒小小的花生,竟是冬藏养生的“宝藏食材”。鲁花集团的李秋部长带来了他们特别培育的“鲁花26号”花生,油酸含量高达80%左右。这种花生不仅对心血管友好,还有抗氧化、耐储存的优势,冬天囤上一些再合适不过。用高油酸花生油做菜,煎炒烹炸炖都香,不管是炒个白菜,还是炖锅羊肉,都能让家常味更浓郁。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粒花生还串联起了一条绿色循环产业链。花生榨油后剩下的饼粕,经过水解变成花生蛋白肽水溶肥,给庄稼施肥特别管用。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的蒙艳华博士分享了实测数据:用这种肥料的水稻试验田增产14.04%,大豆试验田增产25%,玉米、花生这些大田作物平均增产15%。这哪里是普通的花生,简直是“全身是宝”的宝贝。


当这粒花生从餐桌走向田间,“冬藏”的意义就更深刻了。它藏着的不仅是当下的健康,更是来年春华秋实的底气。冬天把身体养得好好的,把作物的营养储备足,等到来年春天,才能迎来生机勃勃的成长,秋天才能收获满满。

免责声明:本文为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旨在进行知识分享与信息普及,不能替代任何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务必咨询医生或其他具备资质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中国食品安全网致力于确保内容的准确性,但不对内容中可能存在的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责任。如您发现文章内容存在任何问题,欢迎通过以下官方渠道向我们反馈:010-6370307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养生   万物   温暖   花生   冬天   身体   健康   羊肉   白菜   试验田   立冬   油酸   萝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