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王牌要失效?美国第一块稀土磁铁诞生,贝森特欢呼:不怕中国

11月7日,美财政部长对外界夸下海口,称:美国第一块稀土已经被成功制造。

他说:这是美国25年来第一块稀土磁铁,我们正在结束中国对我们供应链的卡脖子。

此外,在节目中他表示,各行各业都非常需要稀土磁铁,不仅是普通的手机汽车需要,甚至风机涡轮还有战斗机和导弹系统也需要。

强调了稀土的重要性,又肯定了这家公司,称多亏了这家公司,“让我们再次获得独立”。

前言

当地时间 2025 年 11 月 7 日,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的 e-VAC Magnetics LLC 工厂内,一块直径 15 厘米、重约 2.3 公斤的钕铁硼磁铁被缓缓从真空烧结炉中取出,表面还带着未散尽的余温。

这枚通体银灰、布满精密纹路的磁铁,被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称为 “打破依赖的象征”,她在福克斯新闻的镜头前举起这块磁铁,声音因激动略显颤抖:“这是美国稀土产业的重生,从此我们再不用看中国的脸色。”

这场备受瞩目的 “诞生仪式” 背后,是美国多年来推动稀土自主化的集中发力。贝森特在采访中特意提及,特朗普政府在 2025 年 1 月签署的 “国家紧急能源” 命令是关键推力,该命令为稀土企业提供了土地优先使用权、环保监管豁免及专项贷款等一系列政策支持。

e-VAC Magnetics LLC 工厂正是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其新建生产线获得了美国能源部的专项补贴,从破土动工到产出首块磁铁仅用了 9 个月时间。

工厂负责人透露,这条生产线目前已具备月产 50 块磁铁的初步能力,未来计划扩大至年产 2000 块,可为当地新增 120 个就业岗位。

贝森特在现场宣布的 “双重胜利” 引发广泛关注:不仅摆脱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依赖,更能推动美国制造业复兴。她列举的数据显示,稀土磁铁是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精确制导武器等 200 多种关键产品的核心部件,美国每年对此类产品的进口依赖度超过 85%,其中稀土磁铁几乎完全来自中国。

“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产能,F-35 战机的发动机磁铁、特斯拉的驱动电机磁体,都能实现本土供应。” 贝森特的表态迅速占据美国主流媒体头条,共和党议员查克・舒默随即在社交媒体发文附和,称这是 “对中国技术霸权的沉重打击”。

1.5 亿美元贷款撬动的产业链突围

美国首块稀土磁铁的诞生,并非孤立的技术突破,而是国家战略与资本注入共同作用的结果。2025 年 8 月,美国国防部向本土最大稀土企业 MP Materials 提供 1.5 亿美元贷款,专项用于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的重稀土分离产能升级,这一举措被纳入《大而美法案》的 1000 亿美元关键矿产扶持计划框架内。

MP Materials 作为美国唯一运营稀土矿山的企业,其产能扩张速度成为衡量美国稀土自主化进程的核心指标 ——2025 年第二季度,该公司镨钕氧化物产量同比激增 120% 至 597 吨,预计第三季度还将再增长 10%-20%,股价年内累计涨幅已超过 367%,资本市场对政策红利的预期可见一斑。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产业链协同布局。消费电子巨头苹果公司已与 MP Materials 签署 5 亿美元协议,将其定为本土稀土磁体独家供应商,这一合作被视为美国构建 “稀土 - 芯片 - 终端产品” 闭环的关键一步。

苹果同时宣布追加 6000 亿美元投资于本土核心零部件生产,其中稀土磁铁供应被列为优先级最高的保障项目。

美国国防部则以每公斤 110 美元的价格(约为市场价两倍)锁定 MP Materials 的镨钕氧化物产能,这种 “高价兜底” 策略旨在通过稳定需求端,推动上游开采与加工环节的产能释放。

为加速技术突破,美国还推动形成 “企业联盟 + 政府背书” 的研发模式。MP Materials 计划于 2028 年投产的 “10X 工厂” 已进入环评阶段,这座投资 12 亿美元的工厂设计年产万吨级稀土磁体,目标将镨钕氧化物产能提升至 6 万吨 / 年。

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已承诺提供 10 亿美元融资支持,美国能源部则牵头组建由 12 家高校参与的稀土技术研究院,重点攻关分离提纯与废料回收技术,试图弥补长期存在的技术短板。

资源、技术与成本的三重桎梏

尽管贝森特欢呼雀跃,但美国稀土产业的深层短板并未因一块磁铁的诞生而消失。资源结构的先天缺陷首当其冲:芒廷帕斯稀土矿虽储量达 140 万吨,但仅占全球总量的 1.3%,且以轻稀土为主,而军工与高端电子产业急需的重稀土储量几乎为零。

全球超过 80% 的中重稀土集中在中国南方地区,这种资源禀赋差异意味着美国即便实现轻稀土自主供应,仍需依赖外部进口弥补重稀土缺口,而重稀土恰恰是制造高性能导弹制导系统、隐身战机雷达的关键材料。

冶炼分离技术的落后更为致命。稀土分离被称为 “化工工艺的皇冠”,仅镧系元素分离就需要上千次萃取循环,还需配套精密的废水处理技术,中国目前掌握全球最先进的分离提纯工艺,分离纯度可达到 99.9999%,而美国最先进的企业连 99.9% 的纯度都难以稳定实现。

2024 年,美国能源部耗资 2.3 亿美元建设的帕斯山精炼厂,就因无法有效分离镝元素而被迫停工,这一案例凸显出技术瓶颈的顽固性。

更严峻的是人才断层问题 —— 美国近 25 年未系统培养稀土专业人才,相关研究所与实验室数量不足中国的 1/5,熟练技师的培养周期至少需要 5 年,短期内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成本压力与环保限制进一步压缩了美国稀土产业的生存空间。中国成熟的稀土产业链已形成从开采到深加工的完整生态,凭借规模效应与技术优势,生产成本比美国低 3-5 倍。

美国重启稀土冶炼面临严苛的环保审批,放射性废料处理成本极高,芒廷帕斯矿的环评流程已耗时两年仍未完全通过,而中国企业通过绿色冶炼技术突破,已实现废水排放低于国际标准的环保要求。

结语

产业链的完整性是中国最难被复制的竞争力。从江西赣州的稀土矿山,到包头的冶炼分离基地,再到宁波的永磁材料工厂,中国已形成 “资源 - 材料 - 终端” 的闭环生态。

下游应用端,中国新能源车、风电等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优势 —— 商飞 C919 客机生产线已实现日产 3 架,每架飞机需消耗 1.2 吨稀土永磁材料,充足的本土供应让生产节奏不受外部制约。

更具前瞻性的是技术迭代能力:中国正在推进 “稀土 + AI” 计划,通过机器学习将分离效率提升 37%,新一代稀土回收技术可将成本降低 60%,持续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全球布局的深度同样不可忽视。中国企业已在非洲 13 个国家布局稀土勘探点,锁定全球最后一批未开发的轻稀土矿。

参考信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财经   稀土   美国   磁铁   王牌   中国   技术   美元   产能   工厂   磁体   本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