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秘境现错峰游“穿越”盛景 催生古风经济新热潮

  4月28日12时许,西湖一公园东侧的一处幽篁叠翠之地,迎来一波又一波身着古装的年轻游客。

  曲径通幽的石板路上,三三两两的“汉服少年”“唐制丽人”结伴而行。广袖流仙裙拂过青苔斑驳的石阶,发间步摇随步伐轻颤,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记者放眼望去,操着各地口音的游客中,既有北京姑娘身着齐胸裙,裙裾间绣着敦煌飞天图案;也有新疆小伙头戴东坡巾,手持折扇演绎宋代文人风骨;更有广西姐妹团身着苗族银饰盛装,在湖畔亭台间起舞。据粗略统计,现场游客中90后、00后占比超八成,古装形制涵盖汉、唐、宋、明等多个朝代,甚至不乏融合戏曲元素的创新设计。

  “我们是从哈尔滨坐高铁过来的,特意选在五一前避开人潮,想在人少的时候拍出‘包场’西湖的感觉。”来自冰城的大学生小雨身着明制马面裙,裙摆上绣着西湖十景纹样,她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和室友提前半个月就开始筹备行程。

  摄影师镜头下的“穿越”生意经

  “头稍微低点,左手搭栏杆,眼神看向右前方的荷花——好,保持!”摄影师小张半蹲在桥边,熟练地指导着来自福建的游客小陈。他身后的桥上,一位身着白色诃子裙的姑娘正轻提裙摆,让同伴抓拍裙裾飞扬的瞬间;桥洞下,两位“小青”打扮的游客倚着柳树,以油纸伞为道具,摆出“水漫金山”的经典pose。小张坦言,进入4月下旬以来,他每天的拍摄订单都在20单以上,“最多一天拍了30位客人,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连轴转。”

  在这片秘境中,像小张这样的专业摄影师有三四十位。他们背着沉甸甸的器材包,脖子上挂着多台相机,腰间别着补光灯、反光板等装备,在各个拍摄点间穿梭。有的摄影师专攻“神明少女”风格,擅长利用午后斜射的阳光营造氛围感;有的则专注还原影视剧场景,随身携带白娘子的油纸伞、许仙的书箱等道具。

  “现在年轻人对古装写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形制正确,还要拍出故事感。”资深摄影师华哥说,他最近新学了古风调色技巧,“让照片既有西湖的灵秀,又有古韵的厚重。”

  错峰游催生“古风经济”新热潮

  为何这片秘境会成为古装爱好者的聚集地?

  记者发现,其地理位置堪称得天独厚:紧邻西湖游船码头,园子面积虽小,然古亭、曲桥、竹林、荷花池等元素俱全,一步一景皆可入画。更重要的是,这里外围被各种树木簇拥环抱,好似一圈绿墙。恰好契合了年轻人追求“小众打卡地”的心理。

  “依据往年经验,五一期间西湖景区日均客流量爆棚,不要说拍照,走路都不容易。”来自北京的游客小齐说,他和女友特意请了年假,提前一周抵达杭州,“没想到这里已经这么热闹,但比起节假日还是舒服多了,至少不用排队等机位。”现场一位摄影小哥说,今年4月以来,他们汉服租赁店老板统计的订单量同比增长150%,而西湖周边的古风摄影工作室预约率达90%以上。一家汉服租赁店老板刘女士表示,错峰游的游客更愿意为高品质体验买单,“一套精致的汉服租赁价格在200-500元/天,加上妆造和跟拍,人均消费能达到800元左右。”

  下午4时,记者离开时,这片秘境的人流仍络绎不绝,且随着日头西斜愈发热闹。亭子里,一批批游客仍在摄影师的指导下,拍摄“落日熔金”的剪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旅游   西湖   盛景   古风   热潮   经济   游客   摄影师   古装   形制   记者   许仙   小哥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