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最后通牒打醒俄罗斯:哪怕出卖中国,美国也很难放过他们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给俄罗斯下达了最后通牒:如果50天内不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同时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次级制裁。

同时白宫方面明确指出,这是为了“斩断俄罗斯战争的生命线”。

特朗普的这记重拳告诉他们一个残酷现实:美国的战略目标从未改变,那就是彻底削弱俄罗斯,哪怕俄罗斯愿意背叛最亲密的伙伴,这个既定方针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最后通牒中威胁征收的100%关税,看似针对的是俄罗斯商品,但真正的杀招在于次级制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等商品的国家征收100%额外关税。

这意味着任何与俄罗斯进行经贸往来的国家,都可能面临美国的长臂管辖。

从数据上看,美俄直接贸易额早已微不足道。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美俄贸易已从2021年的350亿美元"断崖式"下降至2024年的35亿美元,骤减90%。

因此,100%关税本身对俄罗斯的直接冲击有限,但次级制裁的威胁却足以震撼全球贸易体系。

从竞选总统期间宣称"能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到就职后的漫长外交谈判,从与俄总统普京恢复通话到对俄"非常不满",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反复摇摆,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问题是俄罗斯在面对特朗普的威胁时,为什么显得"十分淡定"呢?答案或许藏在中俄经贸关系的深度融合上。

中俄经贸纽带愈发牢固,成为俄国经济生命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俄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448.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9%,2025年1-3月,中俄双边贸易额为532.13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2025年1-5月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热门品类中,能源资源(总价274.38亿美元)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石油原油、天然气及煤炭合计占比超90%,凸显中俄"资源换制成品"的贸易模式。

俄罗斯能源部的报告表示,2025年初期,中国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进口的天然气同比增长了20%,并预计这一增长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

中国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量也在稳步提升,这种深度的能源合作关系,让俄罗斯即使面对美国制裁威胁,也有了坚实的经济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国内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过去三年的制裁和合作,已经培育出一批从中俄合作中,获得巨大利益的既得利益集团。

2024年,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同比增长26%,达到11.131万亿卢布(约1082亿美元),主要得益于亚洲市场的替代需求和能源价格波动。

俄罗斯正通过价格优势拓展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并增加液化天然气(LNG)出口。

2024年,其LNG出口量达47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这些能源出口的主要受益者,正是俄罗斯的能源寡头们。

他们深知,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连续多年稳居俄罗斯对外贸易的首位。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背离中国意味着失去最重要的经济伙伴,这对任何理性的商业决策者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

同时,俄罗斯历史上从未如现在般清晰地认识到,要实现俄罗斯现代化,依靠印度、土耳其、伊朗等国家并不可行,中国是唯一能够帮助俄罗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俄罗斯民众认知的历史性转折

根据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的民意调查,51%的俄罗斯人,都不相信美国总统特朗普能够在六个月内结束乌克兰军事冲突,31%的受访者认为他能够做到这一点。

这种怀疑态度反映了俄罗斯民众对美国承诺的不信任。

关键是,在经历了三年的制裁和经济重构后,俄罗斯迅速消化了俄乌冲突初期,超过1800亿美元的资本外流和商品断供制裁,并在卢布大幅贬值后,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卢布的走势。

解决了前期的金融冲击后,俄罗斯开始利用自身储备进行了财政扩张,也让俄罗斯人在收入水平上出现了显著提升。

在这经济韧性的背后,正是中俄合作发挥的关键作用。

对于普通俄罗斯民众来说,他们亲身体验到的是:在西方制裁的背景下,来自中国的商品和投资反而让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美国战略意图昭然若揭

《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特朗普突然"示好"俄罗斯总统普京,是出于一种战略意图,意在挑拨离间中俄关系,使这两个长期以来,一直试图终结美国在国际秩序中,主导地位的大国之间出现裂痕。

但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恰恰暴露了美国战略的真实面目:无论俄罗斯如何表态,美国的根本目标都是削弱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这种"先打后拉"的策略,让俄罗斯精英层彻底看清了美国的真实意图。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特朗普的相关言论,反映出"美国一直并将继续向乌克兰供应武器、弹药和军事装备"。

经济逻辑决定政治选择

如果从经济角度分析,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两国的经济形势和相互需求,有利于促进未来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

自2010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在2023年中国贸易伙伴国的排名中升至第4位。

现在双方对"俄罗斯需要什么、中国能提供什么"已经形成了较清晰的认知,许多中国企业正在紧扣俄罗斯的可替代进口与国产化战略,通过自身的中间产品,帮助俄罗斯在当地实现最终产品落地。

这种深度的产业合作,已经不是简单的贸易往来,任何试图破坏中俄关系的举动,都将直接损害俄罗斯的核心利益。

结语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意外地成为了俄罗斯的"清醒剂"。

它让俄罗斯精英层彻底认清了一个事实:美国的战略目标从来不是"拉拢"俄罗斯,而是彻底削弱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无论俄罗斯如何表态,无论是否愿意疏远中国,这个目标都不会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是俄罗斯的理性选择,更是其现实需要。

中俄合作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了力量。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俄两国携手前行,必将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点赞评论+关注,方便您及时观看最新内容,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

信源来自:

第一财经2025-07-15关于“设限50天、威胁加征100%关税,特朗普对俄罗斯“变脸”的背后”的报道

北晚在线2025-07-18关于“锐评|美国政府的“关税大棒”透着无力”的报道

新浪网2025年07月17日关于“俄罗斯人被特朗普打醒了:就是出卖中国,美国也不可能放过他们”的报道

观察者网2025-02-22关于“"特朗普意在离间中俄"”的报道

观察者网2025-07-01关于““俄罗斯娃看不到美国制造,身边全是中国货””的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财经   最后通牒   俄罗斯   美国   中国   关税   美元   乌克兰   贸易   经济   次级   伙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