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的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孩子们莫名腹痛、腹泻、牙龈黑斑,家长起初以为是普通疾病,没想到竟是血铅异常,这一事件让无数家长揪心,也再次将“血铅”问题推到大众眼前。除了幼儿园这种违规添加的极端情况,生活中一些常见食物也可能是导致血铅异常的潜在“元凶” 。
传统工艺皮蛋:美味背后的隐患
皮蛋,作为餐桌上常见的美食,深受不少人喜爱,但对于孩子来说,却可能是健康杀手。传统工艺制作皮蛋时,为了促使蛋白质凝固和缩短制作周期,常常会添加黄丹粉,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铅。在皮蛋制作过程中,部分氧化铅会渗透进蛋内,致使皮蛋含铅量超标。虽说现在有了 “无铅皮蛋” 的标准,即含铅量不超过0.5mg/kg ,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含铅,长期或大量食用,仍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量的铅。
老式爆米花:童年零食藏危机
小时候街边的老式爆米花,伴随着 “砰” 的一声巨响,香气四溢,是许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然而,这种老式爆米花机为保证密封性,往往会使用废铅熔化浇铸的软金属垫。在制作爆米花时,转炉内瞬时温度可达400℃左右,远超铅的熔点,这就使得爆米花极易被铅污染。孩子们若是经常吃这种老式爆米花,铅摄入过量风险会大大增加。
罐头食品:包装暗藏玄机
部分罐头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包装会使用铅焊接。当食品与这些含铅包装长时间接触,尤其是酸性较强的罐头食品,铅就可能会溶出进入食品中。孩子们吃了这样的罐头,铅便随之进入体内。此外,一些过期、变质或储存不当的罐头,铅含量也可能会因包装材料问题而升高。
膨化食品:添加剂的潜在风险
部分膨化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达到理想的口感和外观,可能会添加含铅的膨化剂。孩子长期大量食用这类膨化食品,体内铅含量就容易升高。而且,膨化食品通常高油高盐,营养价值低,多吃对孩子健康本就不利,再加上潜在的铅污染风险,实在不宜多吃。
未洗净的蔬菜:土壤污染的威胁
蔬菜是孩子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某些蔬菜,像菠菜、油麦菜等,其根部生长在土壤中,如果土壤受到铅污染,蔬菜就可能会吸收铅元素。要是家长在清洗蔬菜时不够仔细,没有彻底去除蔬菜表面和根部的泥土,孩子吃了这样的蔬菜,铅就会趁机进入身体。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