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养生秘籍大公开!解锁清凉一夏的正确姿势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一到

夏天最 “热辣滚烫” 的日子就来啦!

小暑时节阳气旺盛,湿气渐重

养生更要顺应天时。

今天就给大家送上

超实用的小暑养生指南

帮你健康清爽地度过炎炎夏日!



起居篇:

晚睡早起,午睡超甜



小暑时节,白昼明显变长。“夏应心而养长”,夏季养生的重点就在于养心,并注意护阳气。入夏后,昼长夜短,此时应顺应大自然阳盛阴虚的时节变化,晚睡早起,增加午睡,午睡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睡不着时,可闭目养神听音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午睡以30分钟左右为佳,年龄越大,时间可长些,但不宜超过1个小时。


睡醒后不要急于起来,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以防感冒。



饮食篇:

清淡饮食,脾胃超欢喜




高温季节,消耗人体阴液,易于中暑。加之阴雨天气较多,空气中的湿度大,暑多挟湿,容易发生胃肠疾病。故日常饮食宜清淡爽口,并适当摄入除湿之品,如冬瓜、海带、番茄、金针菜、黑木耳、百合、藕、绿豆、淡菜、扁豆、薏苡仁、白萝卜等。过于寒凉的冰镇食品如冰激凌、冰啤酒、冰西瓜等皆不宜多吃。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作者:雪娃娃童画




运动篇:

适度运动,避开高温




小暑天,要遵循“少动多静” 的原则,选在早晨或者傍晚,天气稍微凉快些的时候出门活动。


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运动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又不会过度耗气伤阴。运动时微微出汗为宜,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适度出汗可以抵御外邪的侵袭。但若过度出汗,则会耗损阳气,而导致心慌、气短等症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运动完后,记得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来杯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还有,运动后别马上洗冷水澡,等身体平静下来再说,否则容易引发寒湿痹症。




情志篇:

平心静气,养心安神




夏季气候由温转热,常使人心情烦躁,夜不安寐。《黄帝内经》对此提出了“无厌于日,使志毋怒”的养生要求,意思是说不要厌恶这长日酷热,不要急躁发怒,必须心平气和,乐观愉快,顺其自然。患有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人群尤需如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听一首舒缓的音乐,看一本有趣的书,或者和朋友来一场轻松的聊天,都能帮你赶走烦躁。还可以试试冥想,找个安静的角落,闭上眼睛,放空思绪,感受内心的宁静。通过调畅情志,能使心气平和,气血调和,达到“心静自然凉” 的境界。




冬病夏治篇:

抓住时机,调理身体




炎热夏季,是冬病夏治的时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简称"三伏贴")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等特点,属于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三伏贴"日益推广普及,成为夏季开展的重要医疗活动之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三伏贴贴敷的好处:


1. 可疏通经络:可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对人体的脾肺功能进行调节,让机体的免疫力得到增强,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患者身体抗病毒的能力。


2.调节阴阳平衡:伏天到来,体内的阳气会上升,此时是调节阴阳平衡,祛除体内寒邪的最佳时机,可有效地辅助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让身体的阴阳处于平衡状态。


3.可养生防病:三伏贴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在夏季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以鼓舞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禁用与慎用人群:


1.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皮肤过敏、瘢痕体质者;

4.急性发热性疾病,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

5.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6.孕妇;

7.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8.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9.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小暑已至,盛夏正当时

希望这份小暑养生指南

能陪伴大家度过一个健康、清凉的夏天!

记得把这些小妙招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

一起在炎炎夏日里活力满满,快乐生活!



来源:健康北京、北京海淀、健康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9

标签:养生   小暑   秘籍   解锁   清凉   姿势   正确   阳气   伏贴   中国   来源   午睡   夏季   气血   图片   视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