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要求印度改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而莫迪政府竟然答应了。与此同时,被印度扣押长达三年的中企50亿元资金依旧没有下文。这背后不仅是经济算账,更是印度在中美俄之间的小心平衡。有人说莫迪“妥协”,也有人认为他“精明”。但无论怎么看,这都是现实压力下的一次战略转向。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遭西方围堵,被迫以折扣价出口原油。印度一看机会来了,迅速扩大采购。2021年俄油在印度进口中只占2%,到2025年上半年已暴涨至近40%。靠着便宜的俄油,印度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加工转售欧洲,一年净赚上百亿美元。
然而,支付方式成了难题。起初俄罗斯接受卢比结算,但卢比汇率不稳、国际流通性差,导致俄企手里的卢比花不出去。印度提议用卢比购买印度商品,结果俄方并不买账。相比之下,人民币稳定、可兑换、能直接在中国采购商品,显然更划算。
于是,俄罗斯干脆要求:要么用人民币,要么不卖油。印度嘴上犹豫,身体却很诚实。2025年中期,印度石油公司(IOC)率先用人民币结算两到三批货,资金经中国银行系统支付,俄罗斯能直接在上海或香港兑换卢布。
这看似是外交退让,实则是现实所迫。因为就在同一时期,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威胁对进口俄油的国家征收25%关税,并点名印度。美元和迪拉姆结算随时可能受限,印度要想稳住国内油价,唯一出路就是“换币交易”。
印度这一步,看似妥协,其实是“务实优先”。一个能源依赖度高达80%的国家,不能让油价失控。对莫迪而言,选举刚落幕,油价就是政治生命线。美国劝说停止买俄油,但印度早已靠俄油赚得盆满钵满,不可能自断财路。
更重要的是,人民币结算并非政治导向,而是顺应全球去美元化趋势。过去两年,美元制裁频繁,许多国家都在寻找替代方案。如今,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占比已达4.7%,日本、阿联酋等国的部分能源交易也转向人民币。
印度深知,抱着美元不放,最终只会被牵着鼻子走;而使用人民币,不仅能避开美国制裁,还能在中俄合作中占到实惠。对莫迪来说,这是一次精算过后的现实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这次点头,也与中印关系逐步回暖有关。虽然两国在边境问题上仍存分歧,但经济层面从未脱钩。印度依赖中国的工业产品和设备,中国也看重印度庞大的消费市场。
俄罗斯的角色更像“桥梁”。中俄贸易早已全面转向人民币结算,印度通过加入这一体系,不仅能省去汇率损失,还能顺势融入新的结算圈。对三方来说,这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务实合作。
可以说,莫迪政府这次的决定,不仅是对美国压力的反制,也是在为印度争取战略空间。它既不完全倒向西方,也不全盘亲俄亲华,而是把“经济安全”放在首位。
然而,印度的“灵活外交”并不意味着对外企一视同仁。就在印度用人民币买俄油的同时,中企50亿人民币资金依旧被冻结。
2022年4月,印度执法局突击小米印度总部,冻结账户资金5551亿卢比(约合47-50亿人民币),理由是涉嫌违反外汇管理法,通过虚假版税转移资金。三年过去,法院几次驳回上诉,冻结仍未解除。
小米在印度的业务因此大受打击。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印度营收同比下滑35%,利润由盈转亏,市场份额从高峰的22%跌到12%。连印度本土品牌都趁机反超。
表面上,这似乎是法律问题,实际上却暴露出印度政府对外资的“控制思维”——既希望外企带来投资,又害怕资本外流。莫迪在能源上选择人民币,体现了务实;而在资本监管上卡中企,反映出一种防御性民族经济思维。
这也让不少中国企业心生顾虑。2025年上半年,印度外资流入同比下滑0.5%,多家中企暂停扩张计划。看似强硬的外汇政策,实则在削弱印度吸引投资的软实力。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印度的这次“人民币妥协”,是全球金融秩序变化的缩影。美元主导国际结算多年,但制裁、加息、霸权让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另谋出路。俄罗斯被迫弃美元,沙特、阿联酋尝试多元结算,印度此时加入人民币体系,意味着去美元化浪潮进一步加速。
但对印度来说,这条路并不平坦。一方面,它要维持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在印太框架中制衡中国;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中俄的能源与制造业支持。莫迪的策略,是在两边游走、尽量不选边。可越是想“平衡”,就越容易陷入两面受压的局面。
人民币结算或许能短期稳住能源成本,但若印度继续对中企采取冻结、限制等做法,势必影响中印互信,也会削弱印度在新兴经济体中的信誉。
回看整个事件,莫迪既不是单纯的妥协,也不是完全的精明,而是典型的现实主义操盘。用人民币买俄油,是为了稳经济;冻结中企资金,是为了护本土资本;在美国和中俄之间摇摆,则是想多留退路。
但世界经济不是单向棋盘。如今,人民币结算的扩张正在重新定义国际贸易格局,而印度的每一步都在被放大审视。
如果印度能在能源合作中展现更多开放,在外资监管上体现更多公平,或许能真正成为“新多极时代”的赢家。反之,若继续一手拥抱人民币、一手冻结中资,最终可能既失信任,又失机遇。
至于那笔被扣押的50亿人民币,何时归还?这不只是商业问题,更是印度能否兑现其“务实外交”承诺的试金石。
印度在这场地缘与货币的博弈中,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莫迪的算盘打得精,却也走在刀锋上。人民币结算让印度短暂喘息,但未来能否长久立足,还要看它能否真正做到——政治独立、经济开放、规则公正。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