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白露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都会面临一定的考验。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这个时节尤其需要警惕,因为肾脏本就是对环境和饮食变化极其敏感的器官。
如果不注意生活细节,很容易让肾脏承受更大的负担,甚至加速病情发展。医生们常常提醒,这个时候最关键的就是“少做一些事,多吃一些食物”,看似简单的习惯调整,往往能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首先要说的就是不能熬夜。肾脏的代谢和修复同样依赖夜间的休息,如果长期睡眠不足,血压和血糖波动会加剧,对肾小球是一种慢性的打击。
研究显示,平均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群,肾功能下降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约25%。而长期熬夜不仅让身体激素水平紊乱,还会增加蛋白尿的发生几率,这对肾病患者来说非常危险。
殊不知,不少人平时自觉控制饮食,但却忽视了作息问题,结果事倍功半。换句话说,坚持规律睡眠和充足休息,本身就是对肾脏的一种“保养”。
再者,不能随便乱用药。肾脏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很多常见的止痛药、消炎药如果使用过量,都会让肾脏雪上加霜。
近期一项涉及上万人的研究发现,长期频繁服用止痛药的人群,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几乎翻倍。尤其是在天气变化时,很多人喜欢自行买药缓解头痛、关节痛,却没有意识到背后的风险。
医生提醒,肾病患者对药物的选择必须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除非是专业评估,否则不要随意吃药。毕竟,很多看似无害的药物,对脆弱的肾脏来说都是负担。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饮食上需要多吃的东西。第一个是优质蛋白。肾病患者不是不能吃蛋白质,而是要吃得更精细。
优质蛋白质指的是那些容易被身体吸收、代谢废物较少的蛋白来源,比如鸡蛋清、鱼肉、牛奶、瘦肉等。大量数据表明,控制总蛋白摄入的同时保证优质蛋白比例,可以显著延缓肾功能下降。
中国肾脏病学会指南中也特别强调,患者的蛋白摄入量应该个体化调整,但优质蛋白一定要占到总摄入的一半以上。
在笔者看来,这种饮食原则很多人没有理解清楚,要么过度限制蛋白导致营养不良,要么胡乱进补加重肾脏负担。
其次是要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当然,这里要注意选择低钾、低磷的品种,比如苹果、梨、黄瓜、白菜等。
因为肾病患者排钾能力下降,如果摄入过多高钾食物,容易导致心律不齐甚至危及生命。但合理搭配低钾水果和蔬菜,不仅能提供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还能帮助减少炎症水平。
美国一项关于慢性肾病的营养调查发现,经常吃新鲜蔬果的患者,血清炎症指标水平比长期高盐高脂饮食者低30%以上。换句话说,合理选择蔬果,不仅能丰富饮食,还能间接保护肾功能。
第三个要强调的是多吃一些含优质脂肪的食物。很多人以为肾病患者只能吃清淡无油的饮食,殊不知适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肾脏有益。
比如深海鱼、核桃、亚麻籽油,这些食物富含Omega-3脂肪酸,能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
近来有研究表明,每周保证两次深海鱼摄入的患者,蛋白尿水平下降的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而坚果类如果控制在每天一小把,不仅不会增加肾脏负担,还能提供优质能量。
特别是那些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的肾病患者,更应该把优质脂肪纳入饮食结构。
在笔者看来,“2不做”和“3多吃”并不是复杂的医学要求,而是每个患者日常完全可以做到的细节。
问题在于,很多人要么掉以轻心,认为只是小毛病,不愿调整生活;要么走向极端,盲目忌口甚至营养不良。殊不知,真正科学的做法是管住嘴,调整作息,保持适度均衡。
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自己已经戒掉大鱼大肉,肾功能还是下降?
很大原因就在于没有注意药物使用或者缺乏高质量蛋白。另一方面,有的人觉得只要不吃盐、不吃肉就安全,这同样是误区。身体需要的营养缺一不可,关键是怎么选择、怎么搭配。
总的来说,肾病患者在季节交替时尤其要小心,尤其是白露以后,天气转凉、体内代谢容易失衡。保持规律生活,避免熬夜,谨慎用药,这两点是底线。
同时,在饮食上合理补充优质蛋白、低钾蔬果和优质脂肪,这三点是关键。换句话说,不做伤肾的事,多吃对肾有益的食物,就是最简单的养护方法。
最后提醒一句,肾病虽然复杂,但并不是无路可走。只要真正做到长期坚持,控制细节,身体自然会给出回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李鹏.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内质网应激状态和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现代药物与临床,2024-05-28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