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椒鱼头、醴陵油火、湖南工夫红茶……60多项非遗美食技艺聚集星城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5月10日,由湖南省食文化研究会、湖南省茶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合作杯首届湖南非遗美食大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60多项非遗美食技艺、10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行业代表汇聚一堂,以非遗美食展示、技艺展演、非遗论坛等形式,展现了湖湘非遗美食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助力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大会现场,安化皮纸腊肉、醴陵油火、靖州茯苓糕、衡阳九龙茉莉花茶系列产品、华容团思湘团子等非遗美食悉数亮相,香气四溢的烟火气与匠人精湛的烹饪技艺令观众流连。其中,湖南工夫红茶制作技艺的现场展演,把大会推向高潮。一盘盘萎凋后的茶叶,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揉捻,一片片嫩叶渐渐地紧缩成为条索,经现场烘烤就成为湖南特有的花蜜香、甘鲜味红茶。

“每一道非遗美食都是历史‘活化石’。”本次大会组委会秘书长、湖南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安鸣表示,同样是蒸的技艺,长沙灵芝公司选送的长沙粉蒸肉制作技艺产品,则香糯柔软、润味绵长,凸显着湖南人的韧劲;坛宗餐饮公司选送的坛宗剁椒鱼头制作技艺产品,则承载着湖南人“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

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是流动的生活美学。大会现场,茶艺、书法、糖艺、果酱画、擂茶、瑶族油茶等纷纷同台表演,共同呈现一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流动长卷”,向观众展示了融合技艺、艺术与生活美学的文化画卷。

以茶为媒、以笔传意,书法的墨香与茶韵相映成趣;以糖为丝、以果酱为墨,在案台与餐盘上绘制吉祥图案或美食装饰,既保留市井手工艺的烟火气,又赋予食物视觉美感,象征民间对“食美同源”的追求。瑶族油茶与擂茶:少数民族与汉族饮茶智慧的碰撞,既有瑶族油茶的民族风情,姜、蒜、茶叶捶煮的烟火气;又有桃花源擂茶的质朴古法、谷物研磨的原始韵律,呈现出中华茶文化的多元性。这些表演不仅是技艺展示,更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传承,如瑶族油茶的待客之道、擂茶的社群凝聚功能,让古老习俗在当代焕发新生。

从灶台到舞台,从舌尖到心间,湖南非遗美食大会不仅是一场味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觉醒。当千年技艺与时代脉搏共振,湖湘非遗正以鲜活姿态走向全国,让世界品味湖南,让传统滋养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美食   醴陵   湖南   鱼头   红茶   技艺   工夫   瑶族   油茶   长沙   湖南省   大会   中华   现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