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民国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留存着一张特殊的照片,照片里,马鸿逵大腹便便,身形臃肿得有些夸张,体重据说超过400斤,他身着考究的服饰,脸上那副墨镜更是增添了几分让人难以捉摸的气场。
而站在他身旁的,是身姿纤细的四姨太刘慕侠,她身着精致旗袍,即便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些许痕迹,仍难掩年轻时的绰约风姿,60多岁的她,气质独特,让人不禁好奇,她年轻时究竟有着怎样倾国倾城的容貌?
要了解刘慕侠,就不得不先说说马鸿逵,马鸿逵出生于1892年,甘肃河州(今临夏)的一个回族官宦家庭。
他的家族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父亲马福祥在北洋军阀时期曾任绥远都统、宁夏护军使等要职,后还担任过国民党青岛市长、安徽省政府主席,这样的家庭背景,为马鸿逵的政治生涯铺就了一条特殊的道路。
马鸿逵的早年经历也颇为丰富,七岁进入私塾读书的他却不安分,经常逃学,1909年,他被父亲送入甘肃陆军学堂学习。
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新思想,还曾策划反清起义,不过因消息走漏而失败被捕,好在父亲马福祥将他保了下来,此后,马鸿逵的政治生涯开始了一系列的转折与攀升,1912年,他担任营骑兵营营副。
1914-1917年期间,成为袁世凯的侍从武官,这段经历让他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也学会了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周旋。
在随后的十几年间,马鸿逵先后投靠曹锟、冯玉祥等军阀,官职也不断提升,1929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抉择——投靠蒋介石。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他坚定地站在蒋介石一方,攻占山东泰安,为蒋介石立下战功,因此被蒋介石将其部扩编为讨逆军第15路军,还被封为徐州警备总司令。
1933年,马鸿逵迎来了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他被任命为宁夏省主席,开始了对宁夏长达十七年的统治,成为名副其实的“宁夏王”。
在宁夏,马鸿逵建立起了自己的独裁统治,他独揽军权、政权和财权,实行残暴统治,疯狂扩充军队,采取“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政策,强行征兵。
甚至将十岁以上的孩子强征入伍,组建“幼年营”,使得百姓苦不堪言,为了敛财,他巧立名目征收各种苛捐杂税,民间甚至流传着“万般皆上税,唯有屁无捐”的说法。
他还挪用军饷、私印纸币,强制百姓用旧币折半兑换新币,疯狂掠夺百姓财富。
刘慕侠,原名志诚,字慕侠,1899年出生于北京前门外西柳树井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刘焕成是回族珠宝玉器商人,家境殷实。
刘慕侠自幼便在优渥的环境中成长,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她从小就展现出对京剧的浓厚兴趣和极高天赋,再加上父亲本就是个京戏迷,在父亲的支持下,刘慕侠开启了她的京剧学习之路。
当时,她时常与著名昆角秦凤云、苏兰舫、陈艳涛等同班演出于丹桂第一舞台,出演《飞棒打无情郎》《花田错》等经典剧目,每一场演出,戏院都座无虚席。
在那个京剧盛行的年代,刘慕侠在舞台上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也正是这段辉煌的经历,为她日后与马鸿逵的相遇埋下了伏笔。
1914-1917年期间,马鸿逵出任袁世凯的侍从武官,经常出入北京城,戏院成了他常去的消遣之地,一天,他像往常一样走进戏院,台上正在表演的正是刘慕侠。
她那灵动的身姿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瞬间抓住了马鸿逵的心,让他的目光再也无法从刘慕侠身上移开。
此后,马鸿逵成了刘慕侠戏的忠实观众,几乎场场不落,还常常带着手下前呼后拥地去捧场,每次都坐在最显眼的位置,戏一结束,就送上大把的鲜花和贵重的礼物,只为博美人一笑。
在那个时代,戏子的地位并不高,能得到这样一位有权有势的人的青睐,本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情,但刘慕侠却不为所动,此时的她,早已心有所属,与未婚夫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马鸿逵的热烈追求,她果断地拒绝了,态度坚决。
然而,马鸿逵怎会轻易放弃,在那个权势至上的年代,他自认为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
于是差人往刘家送去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还有各种珍贵的珠宝玉器,这些财物让刘慕侠的父母看得眼花缭乱,见钱眼开的他们,跟本不顾女儿的意愿和幸福,当场就同意了马鸿逵和女儿的婚事。
马鸿逵为了抱得美人归,再次施展他的“金钱攻势”,又派人带着更多的钱财和礼物来到刘家,刘慕侠的父母看着这些丰厚的财物,笑得合不拢嘴。
不仅没有站在女儿这边,反而反过来劝说女儿,甚至亲自将刘慕侠送到马鸿逵面前,就这样,刘慕侠在父母的逼迫和马鸿逵的权势、金钱的双重压迫下,无奈地成为了马鸿逵的四姨太。
在马家众多妻妾中,刘慕侠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个,她不仅凭借美貌赢得马鸿逵的宠爱,更以其过人的智慧和社交手腕,在复杂的马家后院中站稳脚跟,成为马鸿逵不可或缺的“贤内助”。
嫁入马家后,刘慕侠深知,若想在这里拥有一席之地,仅靠马鸿逵的宠爱是不够的,她开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心经营与家中上下的关系。
刘慕侠心思细腻,善于观察和揣摩人心,于是,她凭借自己的社交能力,开始为马鸿逵出谋划策,参与到一些政治事务中,她经常陪同马鸿逵出席各种社交场合,凭借自己的美貌和优雅气质,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为马鸿逵收集情报,拓展人脉。
在马鸿逵统治宁夏的十七年里,刘慕侠在幕后发挥着重要作用,她协助马鸿逵处理政务,参与决策,成为马鸿逵的得力助手,可以说,马鸿逵能够在宁夏称霸一方,刘慕侠功不可没。
1949年,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人民解放军如秋风扫落叶般,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国民党统治区发起全面进攻,胜利的天平迅速向共产党一方倾斜,马鸿逵深知,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宁夏王国”即将崩塌。
面对这一局势,他表面上喊着要“坚守宁夏,与共军决一死战”,摆出一副拼死抵抗的架势,可实际上,早在两年前他就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
他暗中将大量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包括金银财宝、珍贵文物等,通过各种秘密渠道转移到香港、台湾和美国等地,还在这些地方购置了豪华的房产,妄图为自己打造一个舒适的避风港。
8月,兰州解放的消息传来,马鸿逵如惊弓之鸟,彻底慌了神,他深知宁夏已难以坚守,于是匆忙将宁夏的党政军大权交给次子马敦静,自己则带着家人,如丧家之犬般,乘飞机仓皇逃到重庆。
仅仅三天后,解放军就顺利解放了宁夏,马鸿逵苦心经营十七年的“宁夏王国”瞬间土崩瓦解,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10月14日,马鸿逵又带着家人从重庆逃往台湾,他本以为到了台湾,还能凭借自己过去与蒋介石的关系,继续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等待他的是国民党内部的指责与排挤,蒋介石对马鸿逵十分冷淡,很快,马鸿逵就遭到众人弹劾,被“撤职查办”。
在台湾的这段日子里,马鸿逵的生活一落千丈,曾经的风光不再,他被临时安排在台北一家条件简陋的招待所住下,周围还时常有特务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马鸿逵彻底认清了现实,他深知在台湾已无容身之地,于是,他开始筹划新的出路。
没过多久,马鸿逵及其家人终于办好了去美国的手续,就这样,1950年,马鸿逵带着三个姨太太以及大量财富,远走美国,开始了他在异国他乡的流亡生活。
初到美国的马鸿逵一家,住进了洛杉矶郊区的一栋豪华别墅里,过上了看似悠闲的生活,他们购置了大片的土地,试图开办养马场,期望能在美国开拓新的事业,延续往日的风光。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马鸿逵一家习惯了在国内养尊处优的生活,对养马一窍不通,养马场经营得一塌糊涂,马匹接二连三地生病、死亡,投资打了水漂。
为了维持生计,马鸿逵不得不放下身段,和家人一起开了一家中国饭店,每天,他都要在饭店里忙前忙后,招呼客人,帮忙上菜、收拾桌子,曾经那个威风凛凛的“宁夏王”,如今为了生活,不得不亲自干这些粗活累活。
而刘慕侠,即便到了异国他乡,即便已经60多岁,依然保持着她独特的魅力,她身姿依旧纤细,岁月似乎格外眷顾她,没有在她身上留下过多的痕迹。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12-22】《彭德怀挥师西北歼“二马”》
银川晚报【2011-11-23】《宁夏“土皇帝”马鸿逵禁烟:财力吃紧是主要原因》
北京晚报【2012-06-12】《马鸿逵解散妓院内幕:儿子秘书长争妓女导致火拼》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