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市场在震荡中收跌,三大指数全线走低。
截至中午收盘,上证指数微跌0.34%,深证成指下跌0.59%,创业板指表现更弱,跌幅达0.77%。两市成交额略超1万亿元,较上周五继续缩量2807亿元,显示市场交投情绪持续低迷。
相比之下,港股逆势走强,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均超1%,与上周五美股的反弹联动性更强。
从行业板块看,A股内部结构分化明显。军工板块成为今日最大亮点,申万国防军工指数暴涨2.67%,位居所有一级行业榜首,成交额达547.7亿元,是全市场最活跃的板块之一。社会服务和传媒板块也实现逆势上扬,涨幅分别为1.0%和1.2%。
而跌幅居前的则是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石化和通信,前期涨幅较大的资源品与部分科技板块出现获利回吐。
真正点燃市场情绪的,是军工概念板块的“火箭式”爆发。 中船系指数飙升5.52%,航天科工系、航天科技系、航母指数、商业航天指数等集体暴涨,涨幅均在3.8%以上。这轮行情并非偶然,而是多重逻辑共振的结果。
首先,政策面持续加码——国务院国资委昨日在雄安调研时明确要求央企“打造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军工央企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载体,其地位进一步被强化。
其次,资金面悄然转向——在AI、锂电等热门赛道回调之际,资金正从高估值板块向低估值、高确定性的军工领域迁移。更重要的是,基本面支撑不断增强:随着“十五五”规划临近,国防预算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无人装备、高超音速、商业航天等领域正从实验室走向实战化部署,产业周期已悄然启动。
与此同时,市场出现明显的“冰火两重天”。港股市场中,金融IC、集成电路、芯片等科技相关指数集体重挫,跌幅普遍在4%以上,部分跌幅甚至超过8%。这与A股军工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市场对“硬科技”内部的分化加剧:消费电子、半导体代工等环节受海外需求疲软和出口管制影响承压,而具备自主可控、国产替代逻辑的军工电子、航天配套等领域,则正迎来政策与订单的双重驱动。
展望后市,短期市场或延续震荡分化格局。海外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地缘政治扰动仍存,A股难以独善其身;但国内层面,12月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重要预期窗口,稳增长、扩内需、促创新的政策组合拳值得期待。
叠加公募基金持续逆市加仓ETF、逾千八百只基金布局核心指数的长期资金蓄势待发,A股的“慢牛”根基并未动摇。 当前的调整,更像是健康行情中的“深呼吸”。
投资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而非与市场的博弈。当别人因恐慌而抛售时,真正的投资者正悄悄在低谷中埋下种子。军工的爆发不是偶然,是国家意志与产业周期的必然交汇;科技的调整也不是终结,而是优质资产在喧嚣后回归理性的过程。
你今日的耐心,或许正是未来收益的复利起点。不必焦虑指数的点位,只需相信趋势的力量;不必追逐每日的涨跌,只需坚守价值的坐标。
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在喧嚣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愿你我,在波动中沉淀,在等待中成长。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