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限制也没用,中国已下定决心,拒买美国芯,黄仁勋:很失望

芯片战烧到现在,美国这盘棋下得越来越乱了。原本是想靠“卡脖子”把中国的AI产业压下去,结果一脚踢到铁板。

2025年了,特朗普政府不仅没踩住刹车,反而在拜登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加码,彻底锁死了所有高端芯片对华出口的通道。

本想靠这一步棋掐住中国的科技命脉,结果却发现,中国不但没被掐死,反而活得更硬气、更自主。

一边是美方仓促放行“阉割版”芯片,一边是国内大厂不屑一顾地拒之门外。英伟达CEO黄仁勋的一句“很失望”,像是给这场围堵战盖了章。

美国围堵升级,中国打破“技术依赖”

谁都看得出来,美国这次的芯片政策,不只是经济博弈,更是赤裸裸的技术封锁。去年拜登政府把高性能GPU出口中国的门槛抬到新高。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更进一步,干脆连英伟达特供中国的H20都一刀切断。名义上是“国家安全”,实则就是怕中国在AI领域追得太快。

数据中心、超级计算等关键领域都离不开这类芯片,美国这是想从源头上掐断中国发展的算力基础。

可问题在于,中国不是2015,更不是2005。这些年被“卡”得多了,反倒练出了肌肉。英伟达芯片卡住了?那就自己造。

华为昇腾系列芯片本来还只是个“备胎”,如今直接转正,国内AI大模型、数据平台、智能工厂一个接一个地开始适配国产芯。

根据行业机构的评测,昇腾910B性能已经追上英伟达H100的八成,虽然还差一点,但对大多数国内应用来说,已经够用了。更重要的是,不怕断供了。

而且华为也不是光靠硬件拼命。软件生态那块,他们也在下大棋。据外媒爆料,华为正在推进自研通用GPU架构,目标是完全兼容英伟达的CUDA生态。

简单说,就是以后就算没了英伟达,中国的开发者也能用同一套工具开发AI,不用被人牵着鼻子走。这一步,如果走通了,那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美国自以为高明的围堵,结果给中国送来了最强大的市场刺激。“你不让我买?那我就自己造。”这种被逼出来的底气,不是靠外交谈判能换来的。就跟当年的北斗一样,GPS不让用,中国就自己搞;芯片被卡,中国就硬生生地撕开一条路。

中国企业拒绝再被绑架

看到封锁没能奏效,美国这才开始“变脸”。

今年7月,特朗普政府突然批准英伟达再次向中国出口H20芯片,商务部长雷蒙多还站出来说,这样做“符合美国利益”。说白了,就是怕把中国市场完全拱手让人。前面刚关门,这会儿又急着开门,逻辑全靠“利益”二字撑着,哪还有什么国家安全的说法。

但中国已经不是那个对外资芯片言听计从的市场了。

英伟达刚抛出新版H20,中国相关部门就立刻对其进行安全审查,要求企业说明芯片是否存在潜在漏洞或数据风险。

央视旗下的《玉渊潭天》更是直接点出,这款芯片“不安全、不环保、不先进”,三个“不”基本堵死了它在中国市场的路。

中国企业的态度也很明确。阿里、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纷纷表示,不打算采购英伟达的特供芯片。

他们不是赌气,而是实打实地在评估风险。毕竟谁也不想辛苦搞起来的AI平台,哪天因为美国的一纸禁令又被迫停摆。

买美国芯片,已经不只是“贵”,更是“不稳”。而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代,不确定性才是真正的成本。

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信任问题。而信任,一旦失去,就不是靠一个“特供版”能挽回的。

全球半导体洗牌

英伟达CEO黄仁勋的话透露了这场博弈的真实温度。他承认对中国市场的“失望”,但又说自己“有耐心”。

失望,是因为他们原以为自己还能靠技术优势稳住中国市场;耐心,是因为他们还不甘心彻底失去这个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客户群。但现实是,市场已经变了,主动权已经不在他们手上了。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全球芯片产业一直被少数几家美欧企业掌控,从设计到制造,从标准到生态,都是他们说了算。

中国本来是个买单者,现在变成了开发者。这种转换,是一步一步被逼出来的。美国越想锁死技术,中国就越坚定地打开通道。

而这种趋势不是短期内能逆转的。

就拿半导体制造来说,7纳米以下的工艺曾经是美日企业的“禁区”,但现在中芯国际和华为已经开始探索这条路,虽然还有技术难点,但方向已经明确了。

只要中国在设计、制造、封装等关键环节都能打通,就意味着技术垄断将不复存在。到那一天,芯片会像当年的手机一样,从“奢侈品”变成“日用品”,价格跌,选择多,美国的霸权地位也随之松动。

有人说,中美之间的芯片战只是科技竞争的一个缩影。但这场缩影恰恰是最关键的一战。芯片是AI的发动机,是算力的核心,是安全的基石。

谁掌握了芯片,谁就掌握了未来的科技方向。而这场战斗的结果,很可能决定未来几十年全球经济与科技的力量分布。

中国的选择已经很清楚了。无论美国怎么变脸,政策怎么摇摆,中国都不会再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不是不想合作,而是不再愿意被动。这不是情绪用事,这是战略定力。是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被“卡脖子”之后的清醒选择。

回到黄仁勋那句“很失望”,其实也可以理解。对英伟达来说,失去中国,就等于失去了未来五年增长最快的市场。

而这,正是美国政策自相矛盾的结果。他们一边想打压中国技术发展,一边又不想失去利润丰厚的中国市场。

可现实是,这两件事不能同时拥有。你要霸权,那就得承担市场流失的代价。

结语

这场芯片战争还远未结束,但有一点已经很清楚:单靠封锁,挡不住中国前进的脚步。美国想靠技术围墙维持领先地位,但中国已经开始在墙外自建高楼。

与其说黄仁勋失望,不如说是整个西方芯片产业的“惯性胜利”思维被打破了。他们过去习惯了被追赶,但现在必须面对一个现实:中国,已经不是追赶者,而是竞争者。

而对中国来说,这场博弈最大的收获,不是某一块芯片的突破,而是整个产业精神的觉醒。自主创新,不是口号,而是一个国家在被封锁中凝聚起来的集体意志。这种意志,比任何一块芯片都更难被打破。

信息来源:即使取消限制,中国仍决心拒买美国芯片,黄仁勋直言非常失望,芯片市场格局面临新挑战

2025-09-19 09:40·辉南臻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科技   美国   中国   下定决心   失望   芯片   英伟   华为   中国市场   技术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