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A股策略:国际投行上调我国GDP增速!牛市根基更稳固了!

上证指数重上4000点之际,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一场源于基本面改善的“慢牛”正悄然启航。


时隔十年,上证指数再次站上4000点关口。但与2007年的“经济牛”和2015年的“杠杆牛”不同,本次上涨伴随着更理性的估值、更扎实的上涨节奏和以科技为主导的行业结构。


就在市场情绪回暖之际,高盛、野村、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相继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为这场牛市提供了更加稳固的基本面支撑。


01 国际视野:外资机构集体看好中国经济


上周,高盛研究团队发布报告,宣布上调对中国出口增速和实际GDP增速的预测。


该行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出口量将每年增长5%至6%,从而获得更多全球市场份额并推动整体经济扩张。


基于这一判断,高盛将2025年中国实际GDP增速预测从4.9%上调至5.0%,同时将2026年和2027年的预测分别从4.3%和4.0%上调至4.8%和4.7%。


高盛并非个例。今年7月以来,多家国际投行纷纷表达对中国经济的乐观态度。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及研究团队宣布,为了反映第二季度GDP增长超出预期,将2025年全年GDP增长预测小幅上调。


摩根士丹利同样在最新报告中上调2025年全年实际GDP增长预测30个基点。


瑞银投资银行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张宁分析认为,中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表现稳健,这主要得益于“以旧换新补贴支持下社零表现改善,以及出口增长表现稳健”。


02 经济引擎:从融资工具到循环枢纽


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正在重塑中国经济的运行逻辑。


在直接融资层面,A股持续上涨带来的估值修复行情为企业融资打开了黄金窗口。IPO发行效率显著提升,科技创新企业得以通过股权融资加大研发投入。


更重要的是,A股上涨的驱动逻辑已转变为盈利和基本面主导,这使得资金能更精准地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转型。


随着A股走牛,其产生的财富效应可以提振消费信心。A股上涨有助于形成“市场上涨—财富效应—消费提振—经济复苏”的正向循环。


这一循环影响着约2.2亿个人投资者与7.59亿基民,进而关乎餐饮、旅游等服务消费回暖。


这种正向循环还可以激活“信心—投资—就业—收入”的良性循环——企业通过股权融资扩大生产带来招聘需求,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增强消费意愿,最终为经济增长注入内生动力。


03 结构蜕变:从资金驱动到科技引领


近十年,A股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市场结构最显著的变化是产业格局的根本性转变。


十年前,A股市值大多被金融、能源巨头占据,如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硬科技企业也跻身前列。


这一突破绝非数字游戏,而是经济基本面与市场生态共振的必然结果。


科技成为A股上涨的领头羊。数据显示,本轮A股行情自去年9月下旬启动以来,创业板指涨超111%。


在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通信、电子、计算机涨幅排名前三,分别为134.32%、120.95%、100.75%。


投资者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十年来,以自由流通市值计算,A股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为46.0%,较2014年年底的30.9%增长约15个百分点。


与之呼应的是,2024年个人投资者持股占比为54%,较2014年的69.1%下降15个百分点。


04 牛市新特征:估值更理性,上涨更扎实


与前两次4000点相比,本次上涨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


估值更低。截至2025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的PE估值是17,PB估值1.53,低于2015年估值水平,且显著低于2007年估值水平。简单说,现在的4000点,比前两次同点位“便宜”不少,泡沫感更弱。


市场体量更大。现在的A股,规模和当年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个股数量、总市值比10年前基本翻倍,资本市场的“家底”厚多了。


有个关键指标值得关注——证券化率(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值),现在约88%。


资金情绪更冷静。2025年这次显得冷静了许多:虽然两融余额和成交额的绝对数值比2015年高,但是A股的总市值也更高,两融余额和成交额占A股的比例均在合理范围内。


上涨节奏更扎实。从3000点涨到4000点,这一次用了一年多的时间(398天),比前两次久很多:2007年只用了52天,2015年用了122天。慢涨的好处在于牛市的基础更扎实,利于走得更远。


05 市场展望:盈利驱动将是下一个阶段主旋律


根据西部证券的研究,A股盈利正在上行,“双创”弹性更高。


A股剔除金融25Q3的累计收入同比增速0.35%(25Q2为-0.57%),累计利润同比增速1.64%(25Q2为0.62%)。创业板和科创板25Q3的累计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7.11%/-5.03%。


西部证券预测,2026年A股剔除金融的利润同比增速将达到11%。2025年的市场主要由估值驱动,2026年A股有望转向盈利驱动,并进入牛市的第二阶段。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在A股前期上涨动能透支、10月末三大利好集中兑现后,市场面临情绪回落压力、利好空窗期和回调整固需求。


预计11月市场将面临新一轮横盘调整,建议投资者暂缓加仓。


申万宏源证券则提到,短期科技成长调整趋于充分,仍看好科技成长引领四季度行情。


“成长赚钱效应收缩9月初已开始,10月成长龙头调整已接近尾声,目前成长相对价值的性价比已修复到位。2026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催化多于顺周期仍是大概率”。


06 投资策略:关注三大方向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应关注哪些方向?


中信建投证券建议配置上重点看好“景气线索、年末调仓、短期切换三大方向”。


具体行业包括:煤炭、石油石化、新能源(储能、固态电池等)、非银行金融(券商、保险)、公用事业、传媒、食品饮料、交通运输等。


融通基金则建议,向后展望,依旧以未来较长周期基本面趋势向上标的为主,如大储、锂电龙头、电力设备出海、电动两轮车等。


巨丰投顾建议,在政策刺激下,A股与经济有望同步出现向上的拐点。


具体投资方向上,关注维持高景气度的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增量机会。


十年磨一剑。上证综指再次突破4000点,但市场的内核已从传统周期性行业驱动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从资金推动转变为价值创造,从短期博弈转变为长期投资。


元大证券分析指出,高盛还预计中国将继续推进货币宽松政策,今年第四季度可能下调政策利率10个基点,2026年第二季度再减息10个基点。


与此同时,财政扩张并加快信贷增长的政策也将持续实施。


这次突破4000点并不是终点,而是中国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一个起点。

如果枫叶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记得点赞➕关注哦~您的点赞是枫叶持续分享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财经   根基   牛市   稳固   明日   策略   我国   国际   市场   基本面   中国   经济   中国经济   中信   科技   投资者   扎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