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华大基因集团董事长汪建,五年前靠着核酸检测设备在2两年内获利222.8亿,位列中国富豪榜,而且汪建和大部分企业家的思维不同,他属于典型的理想主义者,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比如他的目标是所有人活过120岁,70岁还冒险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在很多人看来,汪建都不能以普通的视角来看待,那么,这样一位另类的董事长如今过的怎么样呢?
作为基因测序设备的龙头企业,华大智造的发展局势只能说不容乐观,从2023年开始,华大的财务状况就已经一片惨淡,收入持续萎缩,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众议院的针对。
据了解,2024年的时候美国中医院提出“生物安全法案”,其中指控华大智造还有关联方华大基因,虽然华大及时应对,表示公司没有收集任何基因数据触及隐私权。
可效果不佳,这两家由汪建实控的上市公司也就此面临股价缩水的困境,更何况公司近些年来业绩不佳,自然处境就比较艰难,根据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来说,汪建身价下降很多。
而他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基因测序技术属于核心竞争力的一种,被世界各国视为高价值资产,美国自然不会将其交给华大智造,所以和华大这边展开了对全球市场的竞争。
接管牛津纳米孔科技公司单方面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区地方法院提交申请,要求彻查华大基因,避免其测序技术侵犯或者说盗用世界各地的专有权利,这可谓是华大的无妄之灾。
因为这起指控的背后是欧美国家拒绝正常竞争,希望凭借制裁打压手段获得优势,所以导致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结局,提出诉讼的牛津纳米孔科技公司也坚持自己的看法。
很多人都对华大基因的未来保持悲观,主要是经历这样的打击,就算美国这边放轻了制裁力度,股民也很难对华大基因的稳定性保持期待,不过,对汪建来说这可能都不值得关心。
就如同我们前面所说,汪建认为自己正在进行伟大的事业,给自己的定位是科学家而不是商人,挣到这些钱,同样也是立刻投入研发,继续获得相关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1978年恢复高考后,汪建考入了湖南医科大学,后续接着进入了北京中医学院学习,对医学知识有着相当深的认知,而汪建也就此开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很快在业界站稳了脚跟。
主要原因在于1988年之后,国家鼓励外出留学,汪建也得以前往美国学习,而这次留学生涯让汪建扩展了视野,了解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雏形,并为此深深赞叹。
该计划作为业内顶尖的科研关卡,对任何一个医学工作者都具备无与伦比的吸引力,汪建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虽然他当时尚且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但仍旧建立了相关协会。
最终将国际基因组计划带到了中国,让中国不至于缺席这样能够影响人类未来的大项目,而汪建后续建立的企业公司,都是站在这个基础条件上运营的,不得不说,汪建天赋确实惊人。
2003年非典爆发,汪建领导的华大基因日夜钻研,最终破解了SARS病毒的基因序列,并且按照序列研究出了诊断试剂,拯救了数之不尽的生命,汪建和华大基因的名气瞬间增加。
不过,来到2019年,新冠疫情的出现让汪建饱受争议,他凭借核酸检测机器获得利益222.8亿元,这样的数额不由得让一些民众觉得汪建是在大发国难财,但实际并非如此。
汪建还有他的华大基因团队,在面对疫情的时候做出了突出贡献,如果没有其医疗团队的付出,那无论是非典还是新冠,都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灾害,而这样的研发工作耗资巨大。
所以保障企业收入也是促进医疗行业发展的基础,更何况对于那些被拯救生命的人员来说,这样的交换是非常乐意去做的,再加上汪建本身可能并不在意这些经济收益。
对比一众企业家,汪建的定位明显不够清晰,他公开表示华大基因所有的员工必须活到一百岁以上,否则就是他们基因研究工作出现了问题,另外,汪建还强调自己可以活到120岁。
这样的疯言疯语,汪建从来不会避着谁去说,2018年贵阳数博会,他还专门为了员工活到一百岁定下了三条纪律,第一员工群体当中不能有出生缺陷,第二不允许肿瘤晚于医院发现。
第三不允许心脏搭桥,因此,很多医学工作者还有普通民众都对他观感不佳,认为汪建是在说大话,甚至连带着华大企业的形象也受到了不好的影响,但汪建仍旧我行我素。
在得知记者过来采访企业家后,汪建更是笑着摆手,表示这是找错了人,他的眼中好似从来没有将事业看的多重,而是直白的给出看法,基因科技造福人类,追求幸福长寿才是正理。
这也是为什么华大基因产业遭遇多重困境,可汪建仍旧不慌不忙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百亿富豪,汪建现在都没有在深圳买房买车,更是对这些东西毫无追求。
对比来说,反倒是挑战类项目更受到汪建关注,他的张扬个性让人很难去联想一个科学家,同样也不像一个纯粹的商人,但我们无法否定他对医疗还有经济领域做出的贡献。
回顾汪建这一路走来的历程,我们不由得感慨他的天资纵横,拿出了很多人无法想象的医学和金融成果,让肿瘤等重大疾病在基因层面有了被解决的可能,或者是提早进行防控。
虽然汪建这人的风评较为复杂,可大多数人都期待汪建能够继续研发之路和突破之路,为社会带来更多有益的成果,切实解决一些疑难杂症。
参考资料:我们从事的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丨深圳商报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