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日##台湾##台湾统一最有可能以什么样的方式##明朝##清朝##中国##历史#
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开将台海局势与日本存亡挂钩,于是,琉球问题再度引发热议。

1368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东南沿海的倭寇骚扰和方国珍、张士诚等割据势力的海上威胁,决定实行海禁政策。朱元璋痛恨与谋反案勾结的日本,将其列为 “不征之国”,永绝与日本的贸易。
琉球王国自洪武五年 ( 1372) 正月与明朝建交。
洪武五年(1372)正月,朱元璋命行人杨载出使琉球,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琉球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杨载入朝,向明廷贡方物。朱元璋极为高兴,赐《大统历》及文绮、纱罗等物。这是中国与琉球第一次官方往来。

永乐二年,中山王世子武宁遣使告父丧,明成祖命礼部派行人时中往,诏武宁袭中山王位,此为明朝与琉球正式建立册封关系。

册封关系确立后,琉球则成为明朝的“藩属”。明廷赐其国王家族姓“尚”,含有尊重之意。

嘉靖十一年(1532)至十三年(1534)间,明廷任命吏科给事中陈侃为册封琉球国王正使,陈侃出使琉球,并写了《使琉球录》。
据统计,自洪武五年(1372年)至崇祯二年(1628年),明朝对琉球册封总共有16次,派出的册封使臣计29人。

不仅如此,琉球还专门派遣子弟到国子监读书。明朝予以他们优厚的待遇。规定“凡琉球国起送陪臣子弟赴南京国子监读书习礼,本部转行各该衙门供给廪米、柴炭及冬夏衣服。回国之日。差通事伴送至福建回还”。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一般都担任大夫、长史、通事等文职。

入清以后,琉球国王在本土大力倡导中国传统文化,并于康熙十二年,在久米设文庙,祭祀孔子。

进入十九世纪后半叶,在外界因素干扰下,琉球与中国的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特别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加快吞并琉球的结果。
1875年日本派兵进驻琉球。第二年,在琉球设立日本警察和司法机构,实行直接的殖民统治。

1879年,日本废琉球王,改琉球为冲绳县,吞并琉球。

在北京通州区张家湾镇,还保留着立禅庵琉球国人墓地遗址。位于立禅庵村的东南面,在凉水河故道旁。清朝时期病故于北京的琉球人安葬于此地。

自清代以来,琉球国墓地中一共安葬有来自琉球国的贡使、官生、陈情使、都通事官一共十四人。
1992年,脱清人王大业墓碑被发掘出来,现收藏于通州区博物馆,为张家湾琉球国墓地现存的唯一一块墓碑。

冲绳知事玉城丹尼此前还前往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的琉球国墓地遗址进行祭拜。
正本清源,还历史以真面目,帮助日本梳理一下“旧账”,琉球问题有必要重新提及。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