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足联的一纸罚单,让36岁的张呈栋再次成了中国足球的“焦点人物”,为什么这样说?停赛5场、罚款5万,加上青岛西海岸俱乐部此前的“三停”和5万罚款,这位本赛季出场28次的老将,为自己的“暴脾气”付出了惨痛代价。骂裁判一时爽,事后火葬场,可中国足球的“怒吼文化”,真的只是个别球员的问题吗?如何看这个问题?

你们还记得前两天青岛西海岸与上海申花的比赛吗?这场比赛十分有意思,一支是保级无忧,争冠无望的球队,一支是中超争冠球队,他们可以踢出一场佛性比赛,可是青岛西海岸十分职业,他们面对实力更强的上海申花,一点也不给对方机会,能不是一场火星撞地球的比赛吗?

当青岛西海岸凭借场上优势,不断给对方制造威胁,可是裁判坐不住了,来了一个神操作,本来并没有越位,直接吹一个越位,导致必进之球也被吹了,气得张呈栋大骂,惹得裁判十分不高兴,认为挑战他们的权威,于是出示一张黄牌,没有想到更把张呈栋惹急,直接又开始文明输出,气得裁判不得不掏出红牌,导致场上少打一人,随后又有一个球员被罚下,9人应战对方12人,能不输吗?

很多人指责张呈栋,认为他已经36岁,火气不应该这么大,更懂得收敛自己的脾气,但是他从北京国安转会到青岛西涨岸,本想在职业生涯末期拼出一个好结局,却因一场比赛的失控,让所有努力打了一个水漂,辱骂裁判,但是助理裁判这种低级失误放在任何联赛都不允许,是他错误判罚,导致场上失控,他应该负主要责任,不能只对张呈栋进行处罚,更应该负连带责任,这样才能更加公平,为什么中国球员总爱“上火”?是压力太大?还是规则意识太淡薄?或者说,整个行业都在默许这种“暴脾气”?

张呈栋的脾气在中超也是十分出名,在北京国安就是一个暴脾气,照出中国足球的情绪病,球员在场上骂裁判,本质是用情绪代替能力,可结果相反,并没有夺过处罚,让裁判改判,相反自己受到三停处罚,本来现在收入就不高,罚掉几万元,对于球员来说雪上加霜,得不偿失,何必呢?

黄强歪谈体育认为,当张呈栋对裁判进行文明输出,惹得裁判火冒三丈,他能不显示手中的权力吗?此时不用,过期作废,于是他又出示红牌,导致青岛西海岸在场上十分被动,如果不是罚下去2个球员,如果不是裁判有意助攻,这场比赛上海申花想拿下对方不容易,感觉都是有些人设计好的,他们知道张呈栋是一个暴脾气,如何去激怒他,只有把对的吹成错了,让他来骂裁判,然后就有理由把他罚下去,这样就有利上海申花取胜,就有助球队夺冠,对于青岛西海岸来说,他们属于争冠无望,保级无忧,输掉这场比赛也无所谓,所以他们也不会大吵,更不会上诉。

这件事情我们要反思,我们球员要改掉暴脾气,骂裁判本质就是情绪代替能力,当技不如人,战术执行不到位,很多人选择用怒吼,推搡来掩盖自己的无能,可结果就是罚单、停赛、停训,对球员肯定不利,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职场的缩影?工作中遇到挫折就甩锅、和同事起冲突就拍桌子,看似“解气”,实则暴露了低情商和缺乏职业素养,一代代球员带着“暴脾气”走上职业赛场,遇到不顺就炸毛,最后把职业生涯炸得千疮百孔。张呈栋的罚单,该给所有俱乐部敲响警钟:想让中国足球进步,先从教球员“好好说话”开始。给球迷的灵魂拷问:我们该为“暴脾气”鼓掌吗?
本文是作者黄强歪谈体育原创文章,信息和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作者删除!
更新时间:2025-10-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