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石油日产差距明显:美1350万桶,俄135万桶,中国令人意外

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至今仍然是大国竞争的硬通货。不管是汽车、工业,还是国防,几乎没有一个现代行业能完全离开它。正因如此,每个国家都在拼命攒石油家底。

但说到底,储备只是表面功夫,真正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底气的,还得看它的石油产量和可持续开采能力。

今年5月9日,美媒报道,美国石油行业出现问题,在美国政策和大环境的重压之下,美国石油行业已经开始衰退,据联邦政府估计,美国石油产量接近每天1350万桶。

而作为能源大国的俄罗斯,情况也并不乐观,俄罗斯日产石油数量仅仅只有135万桶,相比之下,中国情况怎样呢?

美国

美国如今确实是石油界的大佬,今年5月《财富》杂志就曾报道,美国石油产量每天达到了1350万桶。但高处不胜寒,这个位置坐得并不轻松。

说起来,美国的石油家底其实挺厚。早在2004年,其探明储量就达到227亿桶,全球排名第十一。但过去的过度开采导致储量快速下降,比1990年减少了约五分之一。

更麻烦的是,自从1976年以来,美国居然没有再建过一座新的炼油厂。老厂陆续关闭,现有的设备也普遍老化,事故频发。

如今全美炼厂数量比上世纪80年代少了一半,但汽油消费量却涨了45%,这供需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

墨西哥湾沿岸一直是美国的石油心脏,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等州聚集了大量跨国石油公司的炼油基地。

但近年来行业问题不断,5月6日,《财富》杂志就直言美国石油行业可能已经见顶。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和低油价的双重夹击下,不少生产商被迫缩减开支、减少钻井平台,行业整体走向低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二叠纪盆地,美国最大油田,产量占全国近一半。连这里的钻井数量也在下降,一个月内减少了3%。北达科他州作为页岩油革命的起源地,也因油价下跌和投资减少陷入困境。

当地官员坦言,如果再这样下去,失业和企业倒闭恐怕难以避免。但白宫似乎并不太担心。特朗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甚至公开说,油价跌到50美元一桶才好,能抑制通胀。

这话让页岩油厂商听得心惊胆战。毕竟,高产量虽亮眼,但背后是政策摇摆、设施老旧、行业收缩的多重风险。美国的石油宝座,坐得并不安稳。

看完了美国的高产烦恼,其实俄罗斯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俄罗斯

俄罗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能源巨人”,天然气和石油储备多得让人羡慕。

但9月16日报道,普里莫尔斯克和基里希炼油厂两者加起来,日产量达到了135.5万桶左右,跟美国差了一个数量级,确实有点出乎意料。

其实早在2013年,俄罗斯的原油产量曾经冲上每天1059万桶,创下苏联解体以来的新高。那时候各大油气公司疯狂开采,政府也对行业前景非常乐观,甚至预测到2030年还能继续增长。

可好景不长。地缘政治的变化和国际制裁一波接一波,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乌克兰多次袭击俄罗斯石油设施,包括重要的炼油厂和出口终端。

西北部的基里希炼油厂就发生过火灾,普里莫尔斯克出口终端也遭到破坏,这两个地方一停工,直接影响全球原油供应,甚至推高了国际油价。

摩根大通的分析师就提到,这种袭击显示出有人故意要扰乱国际石油市场,俄罗斯显然首当其冲。特朗普还放过话,说如果北约国家集体不买俄罗斯石油,美国就实施新制裁。

压力之下,俄罗斯的石油产量自然难有起色。不过,俄罗斯也不是没本钱跟人耗。它的石油储量按现在的开采速度还能用65年以上,天然气更能撑100年,煤炭更是500年起步。

所以哪怕短期产量下跌,家里有矿,心里不慌。长期来看,俄罗斯仍然是全球能源格局里的重要玩家。但问题是,光有储量不够,还得能稳定开采、顺利出口。

目前看,俄罗斯正处在一段比较艰难的调整期。那么问题来了,美俄一个产量高但隐忧多,一个储量厚但现实紧,中国呢?

中国

中国在石油领域向来不是最闪亮的那一个,但近些年的进步却让许多人刮目相看。虽然没有公布明确的日产量数据,但从一系列动态中,我们能看到一条清晰的上升曲线。

9月17日,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的页岩气田试采成功,两口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刷新国内纪录。

同时,中国石油川南页岩气田累计产气突破1000亿立方米,成为中国首个跨入千亿方级别的页岩气田。

这不仅意味着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更体现出中国在能源结构多元化上的努力。石油方面也有好消息,吐哈油田准东新区日产原油达1535吨,连续百日稳定在1500吨以上。

这片区域2019年才启动勘探,从零开始逐步跃升,如今已成为油田增产的主力军。

准东新区地质条件复杂,主打页岩油和致密油气,这类非常规资源开采难度大,但中国通过持续技术攻关实现了高效开发。

更值得一提的是炼油能力。从2016到2023年,中国炼油能力从每日1489.5万桶增至1913.6万桶,年均增长3.6%,并在2023年以每年9.36亿吨的规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炼油国。

这意味着中国不仅在生产端发力,更在整个石化产业链上实现了全面升级。此外,大庆油田等老牌基地也在积极转型,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推动油气与绿色能源融合开发。

这说明中国并没有一味追求传统能源的扩张,而是在保持稳产的同时,布局更可持续的能源未来。中国的策略看似不疾不徐,但每一步都扎实而有力。

没有大肆宣扬,却持续交出实实在在的成绩。这种稳中求进、多元发展的模式,反而在能源赛道上逐渐赢得了主动权。

能源,从来不止是资源之争,更是技术、战略与耐力的较量。美国产量虽高,却隐藏着设施老化、政策不定的隐忧;俄罗斯资源丰厚,却受制于国际环境与技术更新;中国则稳扎稳打,通过在非常规油气、炼化能力及新能源领域的多线突破,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能源之路。

这三大国家的石油现状,仿佛是世界能源格局的一个缩影,没有人能永远称王,唯有适应变化、专注创新、夯实基础,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站稳脚跟。

未来的能源竞争,注定不再是单一产量的比拼,而是综合实力与可持续能力的全面考验。而中国在这条路上给出的答案,确实令人意外,也值得期待。

主要信源

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在65年以上,天然气为100年,煤炭在500年以上——俄罗斯卫星通讯社02:20, 15 4月 2025

周一油价收高,俄罗斯能源设施遇袭推动油价上涨——新浪财经2025-09-16

俄罗斯石油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发布时间:2013-11-21来源:中国能源报

2025年中国炼油行业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华经产业研究院

美国油企苦恼关税战让行业“见顶”——环球网2025-05-09

2023年中国石油油气当量产量17.6亿桶 同比增长4.4%——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4-04-0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财经   中国   差距   意外   石油   俄罗斯   美国   能源   产量   页岩   行业   储量   油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