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这个关键节点,房地产市场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一则 “2025 年 8 月开始,更猛的刺激政策来了” 的消息如平地惊雷,在市场上掀起了惊涛骇浪,引发了广泛热议。《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 “稳住楼市”,并将其纳入总体要求,明确提出 “更大力度促进楼市健康发展”,这一表述彰显出稳楼市工作在当下经济布局中的关键地位。从政策导向层面看,“稳住楼市股市” 的明确提出,意味着在 2025 年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中,房地产风险防范被置于突出位置。随着中央重磅会议的召开,一系列积极信号不断释放,预示着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新的变革,尤其是进入 8 月,更猛的刺激政策或将集中出台,这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所有买房人将目光聚焦于此。
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地方财政稳定、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全社会消费和经济增长稳定性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深度调整后,房地产市场当前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在政策的持续作用下,也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关于房地产部分,此次会议中,只提到“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大概是因为,7月15日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已经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沿着给出的方向去落实推进就可以了。
城市更新是未来的重点
此次会议中城市更新相关内容由此前的“大力实施”到“加力实施”,再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高质量开展”,提法上更加向质量和品质提升侧重,本次会议再次强调要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基调延续。
持续推进“好房子”建设
“好房子”建设已经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一环。
各地都在优化“好房子”标准、规范计容规则、鼓励“好房子”建设、探索存量住房改造为“好房子”的路径等方面存在诸多政策空间,预计未来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将有更多支持性政策落地。
中央重磅会议定调,8 月政策方向明确
7 月 24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了 “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并首次提出要 “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这一会议定调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为后续房地产政策的调整指明了方向。紧接着,7 月 27 日,住建部就落实会议精神,强调要 “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明确了三大政策支持方向,包括降低购买首套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 “认房不用认贷”。
财政部、税务总局、住建部发布《关于延续实施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 1 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这一政策旨在降低换房需求购房成本,刺激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释放。
除了上述全国性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响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购房支持政策。河南省发布《持续扩大消费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各地因城施策,持续完善购房补贴;完善二套房认定标准;支持郑州开展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推进郑州、开封现房销售试点 。其中,对有未成年子女的二孩、三孩家庭以及老人投靠养老的家庭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可通过发放购房券或购房补贴方式,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对 2023 年 7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期间在当地就业的应届毕业大学生购房的,在原有支持人才购房政策基础上,可给予一次性货币补贴等。
进入 8 月份后,各地公积金政策也持续优化,尤其是以一二线城市为主。广州支持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自 8 月 1 日起,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可申请提取本人及其配偶名下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山东省也指导各市进一步优化公积金提取和贷款政策,缴存人可提取个人账户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同时还可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切实提高缴存人支付能力。
政策松绑下的市场反应
随着这些政策的推进,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反应。从销售数据来看,部分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有所回升。以上海为例,4 月底新杨思区域一个楼盘 228 套房子,939 组人抢购,三个小时就卖完了。浦东和闵行区的一些项目认购率都超过 200%,很多项目还没开盘就被抢光。深圳、广州的情况也类似,像深圳一个楼盘卖了 90% 以上,广州的一个项目两小时内销售金额就突破了 10 亿元。这些数据表明,政策的调整有效地激发了购房者的积极性,市场信心正在逐步恢复。
新政落地后,看房人明显增多。在北京,购房者李女士表示:“这次首付比例降到了四成,总算有机会上车了。” 不过,她也担心房价是否会因此上涨。在二手房市场,房主自主挂牌,对房子的定价拥有主动权。中介杨泽表示,议价空间确实缩小了,成交价格也高于此前的底价。此次新政的效果在一线城市很明显。
58 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从政策的组合拳来看,主要体现在 “认房不认贷” 在一线城市落地,基本代表全国已经落地,这对于改善需求入市将起到重要作用,并且效果主要体现在一线和强二线的城市。“这一轮政策的效果会对市场形成明显刺激,购房者入市的脚步会有所加快。但是,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较为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民众对于未来收入预期也难言完全转向乐观。未来,政策还需要根据各地市场的效果进行针对性调节,即使在一线城市,政策的效力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性,需要精细化动态关注和调整。”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也认为,新政对楼市的稳定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后续政策,“政策还有进一步的改善空间”。
张波表示,目前政策工具箱已经充分打开,包括首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标准已经是历史性最低,房贷利率加点的尺度空间也处于低位,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因城施策使用,体现出政策的灵活性。此外,限购层面也仍有优化的空间。此前嘉兴全面取消限购、限售,天津缩小了限购区域,预计接下来将会有部分城市跟进。
普通购房者的应对之策
面对如此密集且力度空前的楼市政策调整,普通购房者难免陷入纠结,究竟该慌还是该出手?其实,答案并非绝对,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出理性判断。
刚需购房者:抓住机遇,谨慎选择
对于刚需购房者而言,住房是生活的基本需求。政策的松绑,如首付比例降低、贷款利率下调以及各种购房补贴等,无疑是重大利好。这使得他们能够以更低的门槛实现购房梦想。例如,在一些城市,首付比例降至 15%,大大减轻了刚需购房者的资金压力。然而,刚需购房者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需保持谨慎。
在选择房源时,不能仅仅因为政策利好就盲目跟风。首先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包括收入稳定性、可支配资金等,合理确定购房预算,避免因购房而背负过重的经济负担。其次,要综合考虑房屋的各项因素。房屋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要选择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的区域,如靠近工作地点、学校、医院、商场等,以方便日后的生活。小区的环境和物业服务质量也不容忽视,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优质的物业服务能够提升生活品质。此外,房屋的户型、朝向、楼层等细节问题也需仔细斟酌,确保居住的舒适度。
改善型购房者:把握时机,实现升级
改善型购房者通常已有住房,希望通过换房来提升居住品质。此次政策调整中的 “认房不用认贷” 以及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等政策,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机会。通过出售旧房购置新房,能够实现居住空间的扩大、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及生活品质的升级。
在出售旧房时,要合理评估房屋的价值,选择合适的出售时机。可以参考周边类似房屋的成交价格,并结合市场行情进行定价。同时,要积极与中介合作,提高房屋的曝光度,以尽快促成交易。在购买新房时,要明确自己的改善需求,如追求更大的居住空间、更好的小区环境、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等,根据这些需求筛选合适的房源。例如,如果是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就应该优先选择学区房;如果是追求居住环境的改善,就可以选择绿化好、周边自然景观优美的小区。此外,还要关注新房的开发商信誉、建筑质量等问题,确保购买到满意的住房。
投资型购房者:谨慎观望,关注长期
对于投资型购房者而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变化对其投资决策有着重要影响。虽然当前政策刺激下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投资房地产仍需谨慎。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已经告别了过去的高速增长期,投资回报率逐渐趋于理性。另一方面,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如经济形势的变化、政策的进一步调整等,都可能对房价产生影响。
投资型购房者应更加关注市场的长期趋势,选择具有潜力的区域进行投资。例如,一些城市的新兴开发区,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的逐步发展,房价有望上涨。同时,要注重房产的租金收益,选择那些租赁需求旺盛的区域,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此外,投资型购房者还需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将所有资金集中在一处房产上。可以考虑投资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房产,以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结语
2025 年 8 月,中央会议敲定的楼市大招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普通购房者在面对这些政策变化时,既不应盲目恐慌,也不应冲动出手,而是要冷静分析自身需求和经济状况,结合市场趋势,做出明智的决策。无论是刚需购房、改善型购房还是投资型购房,都需要谨慎选择,把握好时机,才能在房地产市场中实现自己的目标。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相信房地产市场将逐渐走向平稳健康的发展轨道,为广大购房者提供更加优质、合理的住房选择。
更新时间:2025-08-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