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小米汽车最近的 “瓜” 越吃越大!雷军自己都承认 “这是创业以来最艰难的一个月”。曾经靠营销神话吸粉无数的小米,如今却在产品问题上频频翻车,背后到底藏着多少 “猫腻”?咱们掰开揉碎了聊!
2024 年,小米首款车型 SU7 凭借 “年轻人的第一辆超跑” 人设横空出世,9 个月卖出 13.5 万辆,股价跟着暴涨近 300%。谁能想到,2025 年 3 月一场致命交通事故成了转折点 —— 虽然事故责任没定论,但网友翻出小米智能驾驶宣传里 “100% 安全冗余设计” 的话术,再对比事故现场,老铁们直接灵魂发问:这牛吹得是不是有点大?
本以为交通事故只是小插曲,结果 SU7 Ultra 车型接连爆出的两大争议,直接让小米陷入信任 “死亡螺旋”!
1、性能 “阉割” 实锤!官方回应漏洞百出
5 月初,大量车主发现爱车突然 “变肉”,一查才知道小米通过 OTA 把 SU7 Ultra 的 1548 匹马力砍到 900 匹!官方美其名曰 “为保护车辆安全”,但打脸来得太快:有工程师拆解代码发现,限制性能的指令早在车辆出厂时就已预埋。更离谱的是解锁条件 —— 想恢复马力?先去赛道通过考核!要知道,工信部《汽车产品强制性标准》明确规定,车企不得通过软件限制车辆出厂标定性能,小米这波操作直接涉嫌违规!2
2、4.2 万机盖就是块 “塑料板”?第三方检测实锤虚假宣传
号称 “全球首创碳纤维双风道技术” 的 4.2 万元选装机盖,被车主自费送到 SGS 通标检测。报告显示:机盖内部根本没有宣传中的导流结构,空气流速测试结果与普通钢板机盖几乎无差别。而小米官网至今还挂着 “降低风阻 5.6%,提升续航 20 公里” 的宣传语。根据《广告法》第 28 条,这种无法证实的性能描述,妥妥构成虚假宣传!有律师甚至直言:“这和诈骗的界限已经很模糊了。”
面对群情激愤,小米给出的补偿方案堪称 “教科书式翻车”:铝盖替换方案被指成本不足碳纤维的 1/10,2 万积分补偿更是被车主嘲讽 “打发乞丐”。447 名车主自发组建维权群,不仅整理了完整的证据链,还请出中消协法律顾问。律师团直指: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55 条,小米应承担 “退一赔三” 责任,仅机盖一项,索赔金额就可能超过 5000 万元!
就在 “机盖门” 闹得最凶时,小米突然宣布将发布玄戒 O1 芯片。但吃瓜群众们根本不买账:“手机芯片再牛,能弥补汽车的信任缺失?” 有行业分析师犀利指出:“小米想用技术光环掩盖产品诚信问题,就像用创可贴补大坝裂缝,越补越漏!”
汽车可不是手机,每一个参数虚标都可能威胁生命安全。如果雷军还沉迷 “参数营销”“话术包装”,小米苦心经营的品牌口碑迟早清零。宝子们,你们觉得小米这波还有救吗?评论区押一押,雷军下一步会怎么 “自救”?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雷总不改掉夸大事实的营销工具,那么祸从口出是早晚的事情,消费者的信任总有耗光的时候。
更新时间:2025-05-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