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老牌巨头,在欧洲市场占据统治地位。
今年慕尼黑车展上,比亚迪展台演示 “五分钟充够跑 470 公里” 的技术,更要在欧洲市场分一杯羹。
蔚来、小鹏等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崛起正在逐步蚕食大众的市场份额,面对中国品牌的强势来袭,大众还能守住欧洲市场的霸主地位吗?
现在欧洲买新车每10辆里就有2辆是电动车,而这个比例在未来几年内还会持续上升,后续一段时间内电动车占比甚至可能超过油车的一半。
目前大众在欧洲电动车市场占了3成份额,还是老大,但近几年中国车企的份额涨得特别快。
大众也不是傻子,它现在卖的电动车大多还用着较早的旧平台,跟新出的技术比,在电池利用率、智能控制这些方面已经跟不上了。
更别说卖电动车赚的钱还没卖燃油车多,大众的财务负责人曾提到,部分电动车要到后续一段时间才能赚得和燃油车相当。
大众也不可能放弃电车市场,毕竟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品牌的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谢弗公开表示:“我们将在欧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这一地位。”
为了应对问题大众想了两个办法,第一个就是搞 “升级版老平台”,用更便宜的电池进行升级改造这样能够节省成本,还优化了车的智能系统,电车的车价也能够被压下来 。
慕尼黑车展上推出的4款入门电动车,最便宜的约 2.5万欧元也就是20 万人民币,市场目标就是普通家庭。
也可以选择找老伙伴帮忙,跟美国企业合作造更便宜的车,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约16万人民币以内的车型,解决 “平台老、软件慢” 的问题。
可问题的关是想打价格战,降成本也不一定能够抵得过中国车企的新技术。
随着美国对华态度的强硬,欧盟对中国中国纯电动车收高额关税,想要在欧洲市场卖纯电的车就要交45.3%的税。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几人收纯电车的关税!那我就买 “插电混动”车型,既能充电跑,也能加油跑。
近期中国插混车在欧洲销量一下涨了3倍多。就靠这招中国车企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从之前的2.5% 涨到了 4.5%,硬是冲破了关税壁垒。
想要节约成本还是建厂最为划算,中国车企计划在欧洲 “扎根基”。
比亚迪已经在德国、匈牙利建了两座工厂,匈牙利工厂即将投产,西班牙的第三座工厂也在盖,计划未来几年内在欧洲开 2000 多家门店。
小鹏汽车则是选择跟欧洲的工厂合作,三季度已实现 G6、G9 车型本地化量产,上半年在欧洲注册量超过 8000 辆,买过的人里 8 成多会推荐给别人,比不少豪华品牌口碑还好。
德国汽车俱乐部做过调查,6成的德国人说可能会买中国造的汽车,觉得中国车技术新、设计好看还划算。
欧洲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车企之间的事,还受政策和基础设施的影响。欧盟收高额关税,虽然给中国车企添了麻烦,却也逼着中国车企更快在欧洲建厂。
政策一变车企就得跟着调整,谁适应得快,谁就能占先机。
纯电车打的如火如荼,但目前欧盟一共才 88.2 万个充电站,未来需要加修350万个才够,有机构甚至说实际需求可能高达 880 万个,这差得太远了。
虽然近年充电站数量涨了 3 成多,但装充电桩常遇到 “电网接不上”“花钱太多”“不同品牌充电桩不互通” 的问题。
这不仅让老百姓想买电动车又怕没地方充电,也成了车企竞争的 “隐形战场”,毕谁能帮用户解决充电麻烦,谁就能多吸引些买家。
面对充电难题大众靠本土供应链优势找补,比如跟小鹏合作补智能技术的短板。
中国车企则靠技术优势打开局面,比亚迪的快充、小鹏的智能驾驶,在欧洲都挺受欢迎。可充电这些 “硬骨头” 不好啃。
现在欧洲人买电动车的越来越多,但选车时的想法不一样。
德国有位铁路技术员试了比亚迪唐之后就决定买,说这车 “又智能又好看,续航够长,最重要的是比同价位的车划算”。
也有网友却因为 “中国车的维修店少、充电不方便”,最后选了奔驰的燃油车。
大众这些老牌子正好抓住了老百姓 “信得过” 的心理。毕竟大众在欧洲卖了几十年车,维修店到处都是,售后服务也成熟,不少人觉得买大众 “放心”。
推出的ID. Polo特意把老款 Polo 的经典设计和电动车的特点结合,就是想让老客户更容易接受。在充电不方便的地方,这种 “靠谱的老牌子” 确实更受欢迎。
编辑:木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大众誓言不惜一切捍卫欧洲主导地位,比亚迪:西方竞争对手的电动车技术仍未赶上)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