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钟,2分7板,外加2次失误和2次犯规——这是李月汝今天全部的“收获”。
达拉斯飞翼客场挑战菲尼克斯水星,结果惨败30分。主场刚刚击败对手的飞翼,此役几乎全面崩盘,李月汝同样没能幸免。这场球,她的表现可以说相当挣扎,尤其是在进攻端,几乎没有存在感。
开场仍是熟悉的剧本,小宝继续首发出战,哪怕队中还有麦考恩和老将阿伦两位中锋,但主教练科克兰尼斯依旧选择信任李月汝。这一点,从他最近几场的排兵布阵中就能看出:他想要让李月汝成为这支球队防守体系的关键锚点。
但今天的比赛显然出了问题。
她全场只出手4次,其中一次还是在三分线外,投得很果断,但没中。真正算是到手形成威胁的机会其实不多——队友传球到她手里前就被断掉,或者她拿到球后立刻遭遇夹击,根本腾不出手来进攻。
问题出在哪?两个方面。
第一,李月汝的移动速度仍然偏慢,尤其在没有空间保护的情况下,她面对对手的贴身防守容易失去重心。尽管她有身高优势,但上肢力量不足,导致在顶防和卡位中不占便宜,很多球一碰就脱手。
第二,对手早已“有备而来”。水星在输掉上一场后显然调整了策略,对李月汝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部署。不仅在她接球前就贴身干扰,一旦球传进内线,也马上实施包夹,压缩她的活动空间。她原本在横移和对抗上的短板,就被无限放大了。
对比之下,她的两位竞争者打得游刃有余。麦考恩砍下11分8篮板,阿伦拿到9分10篮板,都接近两双。无论是得分效率还是篮板控制,都明显优于李月汝。
那为什么教练还坚持让她首发?
很简单。李月汝现在在飞翼的角色,本质上是一个“高级蓝领”——负责做掩护、顶防、卡位、落位之后拉开空间,为外线球员扫清道路。进攻上没有太多自主权,甚至可能早就被限制了出手次数。飞翼的战术体系,本身就是围绕佩奇和霍华德两个外线核心展开的。她们需要大量球权和出手,李月汝的任务,是为她们服务,不是与她们争夺进攻机会。
科克兰尼斯要的,是她在场上的“存在感”——不是数据上的,而是战术结构中的。她的定位更像是一个掩体,一个移动的防守轴心,而非得分手。这种打法要求她吃苦耐劳,专注卡位,掩护质量到位,甚至需要她扑地板球、追防边线球员。
这没什么好抱怨的。这是WNBA,全世界水平最高的女子篮球联盟。没有压倒性的身体优势或技术特点,就必须老老实实干活——拿不到分,那就多抢篮板,多做协防,多掩护。这是现实。
问题是,如果她不能在有限的机会中展现出进攻价值,她在队中的地位就会越来越被动。教练可以在战术上安排你当屏障,但比赛终究还是看结果的。你不能一场接一场只打苦工,数据太难看,谁都保不住。
对李月汝来说,现在这条路已经很清楚了:要么尽快找到适应WNBA节奏的办法,抓住那些为数不多的进攻窗口,打出效率;要么,就只能继续沉在“角色球员”的位置上,做个无声的螺丝钉,被慢慢边缘化。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