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枫牺牲3个月后,阿菊曾申请认领骨灰,后失联,55年后真相曝光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正在热播,正值国庆期间,看到先烈们曾经的付出,让人热泪盈眶。

这部剧人名全部以真实历史上的人物命名,所以大家看剧的时候不用去找,我们看到的角色,就是当年的英雄本人。

比如,吴石,朱枫,聂曦,陈宝仓等人,比如周至柔,毛人凤,蔡孝乾等全是真名字。

剧中唯独改了一点,把阿菊写成是朱枫的养女。

其实,真实历史上,阿菊是朱枫的继女。

1950年6月10日,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人在台北马场町中英勇就义。

四人牺牲后,吴石部下为其收尸,其余二人也都有家属收尸,唯独朱枫的尸骨无人认领。家属多方寻找,直到60年后,朱枫烈士的遗骸才得以回国。

朱枫对阿菊有养育之恩,为何她死后,阿菊不去收尸?

60年后,真相终于大白。

01

朱枫对阿菊的养育之恩,从六岁开始

1927年,22岁的朱枫嫁给沈阳一个工程师陈绶卿。当时的朱枫还叫朱谌之。朱枫是她后来的化名。为方便阅读,下文中都写朱枫。

朱枫嫁给陈绶卿时,陈绶卿已经有两男两女四个孩子。他丧偶三年,两个男孩被他妹妹带回老家。两个女孩跟着他生活。

所以,22岁的朱枫刚嫁过去,就有了两个继女。

当时,陈绶卿的大女儿陈宜(原名陈兰芬)已经10岁,小女儿阿菊(原名陈莲芳)只有6岁。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父亲整天忙于工作,他如何分身乏术,照顾两个年幼的女儿?

陈绶卿思想很老旧,认为女孩不读书照样能嫁人。因此,他没让两个女儿读书。

朱枫嫁过去后,最初不受两个女孩待见,她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让两个孩子有舒适的居住环境。

她给两个继女买衣服,做好吃的,给她们弹琴唱歌,织毛衣,帽子。给她们讲睡前故事。

人都是感情动物,最终,朱枫用她的行为,暖化了两个孩子。

朱枫还说服陈绶卿,让两个女孩上学。她手把手给她们补课。使得两个从未进过学堂的继女,顺利通过小学三年级的插班考试。

家里有孩子的人都知道,一个小学生在小学三年级以前,是最不好教的,一旦上路,之后的学习就容易多了。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朱枫对两个继女付出了多少。

后来,43岁的陈绶卿因病去世,留下年轻的朱枫和年幼的儿女。

陈绶卿去世时,已经为大儿子办了婚事,他死后,二儿子也到了结婚年龄。为了不让继子的婚礼寒碜,朱枫拿出自己的私房钱,为他办了风光婚礼。

待四个继子女都安排妥当后,朱枫把陈绶卿留下的全部遗产分为四份,每人给800大洋。

她把陈绶卿留下的钱,全都分给陈绶卿和前妻所生的四个子女,而她自己和陈绶卿生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却不曾分得一分。

所以,陈家人一直对朱枫的大义和格局很是感动。

朱枫嫁进陈家,阿菊只有6岁,如果不是朱枫教她们姐妹认字,并说服陈绶卿让她们上学,阿菊也不可能有后来的工作。

陈绶卿死时,阿菊才16岁,朱枫不但利用自己五妹的关系送阿菊去上海学无线电,又分给她800大洋,让她无后顾之忧。

也就是说,朱枫对阿菊的恩情,从6岁就开始了,俗话说,养恩大于生恩,阿菊也对朱枫很感激。

这也是朱枫去台湾,得以在阿菊家住下的原因。

但即便是这样的恩情,在朱枫牺牲后,也发生了变化

02

寻找烈士遗骸,无意中得知多年前真相

当年,吴石等四人被害,其余三人的骨灰都被认领,唯独朱枫的无人认领。

朱枫牺牲后,因台湾没解放,华东局香港贸易部门的党组织秘密为她举行了追悼会。

1950年,朱枫的女儿陈明珍为纪念母亲,把她的名字改为朱晓枫。

朱枫的亲人都在盼望着能把她的遗骸,遗物带回,让她入土为安。但朱枫遇难后,关于她的骨灰,成了未解之谜。

中间,朱晓枫也曾听到传闻,说母亲去世后,是姐姐陈志毅(又名阿菊)和姐夫王朴(又名王昌诚)为母亲收尸。

但是,她多方打听,找到阿菊家中,却得知姐姐早已搬家。

母亲的遗骸究竟在哪里?尽管朱枫的亲人心急如焚,但他们却不知该去哪里寻找?

1975年,吴石夫人王碧奎病逝于美国,吴家四个子女把当年父亲部下为父亲收的遗骸,和母亲的骨灰,一起捧回大陆,葬于京郊福田公募。

另一边,朱枫烈士的亲人,也在焦急地等待英雄回归。

时光如梭,转眼二十多年过去。

2000年,台湾作家,文史工作者徐宗懋在山东画报上发表文章,配发了朱枫临行前的照片。

这是朱晓枫在母亲去世后五十年后,第一次看到当时的情景,她兴奋又激动,急忙联系了徐宗懋,诉说了对母亲的怀念,并郑重写下委托书,委托他帮忙找到亡母遗骸。

徐宗懋是个热心肠的人,当即拜托他的朋友帮忙寻找。但依旧无果。

2003年,徐宗懋在多方寻找无果后,做了两件事。

第一,他让台湾电视台朋友到南京拍了朱晓枫寻找母亲遗骸的专题片。在电视台播放,试图通过广大网友的力量寻找。

第二,他写了长文章,在《凤凰周刊》和其他刊物上发表,向社会公众寻求帮助。

但,电视台播放了,文章也发表了,却依旧没有朱枫烈士的任何消息。

之后,徐宗懋又找曾经做过台北市民政局长的林正修帮忙。终于得知阿菊的消息。

王昌城早已去世,唯独阿菊还活着。徐宗懋没敢耽搁,当即去找阿菊。

2005年,徐宗懋见到了85岁的阿菊。

但是,当徐宗懋提到她的继母朱谌之时,阿菊声音严厉地说:“朱谌之是共匪,跟我没关系,我们一家都是国民党。”

阿菊说她不知道朱枫的骨灰在哪里,说当初她丈夫王昌诚还为此被关了几个月,之后保密局发现他们跟朱枫无关,就把人放了。

徐宗懋对阿菊说,妹妹朱晓枫想见见她这个姐姐,阿菊却委婉拒绝,说怕连累她女儿的前程。

后来,徐宗懋子在有关部门的五十多年前已经发黄的卷宗中,终于看到当年的真相。

1950年6月10日,朱枫遇难后无人收尸,台北市卫生局火葬管理处派人送去火化,并埋在台北某处。

三个月后,阿菊写申请函,申请领回继母遗骸遗物,得到批准。但奇怪的是,当人家通知她时,阿菊却没有去领。

此后,阿菊和丈夫一直在躲避,阿菊多次化名,都是为了躲避不可知的风险。

从阿菊写的那封申请书中,可以看到她对朱枫的情意,但是,为何司法局批准后,她却改变主意?

这个未解之谜,无人知晓。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到,阿菊对朱枫的复杂感情,作为继女,她对朱枫是有感情的,可朱枫在她家住了那么久,朱枫被捕后,她的家人面临危险。当时她孩子还不满一岁。

所以,从阿菊写的申请信可以看出,她深爱继母。但同时,她也恨继母给她家带来危险。

可能出于这个考量,也可能遭遇了其他什么,才使得她放弃审领朱枫骨灰。从而到处躲藏。

03

跨越五十年时空,烈士终于归家

2010年2月1日,在朱枫烈士遇害60年后,亲属终于知道,她的骨灰在台北富德公墓。

虽然朱枫女士的骨灰找到了,但办理手续,也很复杂。所有人齐心协力,最终,把所有手续完成。

2010年12月9日,朱枫烈士的骨灰被台湾刘添财先生亲自护送,交接后暂时送往八宝山殡仪馆。

2011年7月12日下午,朱枫烈士的骨灰被护送到镇海区烈士陵园灵堂内。

至此,在外漂泊61年的先烈,终于在家乡故土中安息。

这两天在看《朱枫传》和《吴石传》,回望这段历史,心中说不出的感慨。

吴石将军一生才华横溢,他的位置已经高不可攀。可他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更多老百姓能早日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他舍弃了一切。

朱枫女士原本出生于富商之家,为支持革命,她多次变卖物品,甚至把外婆留给她的三克拉钻戒当掉。

她接受任务到台湾,把两个年幼的儿子托人从香港带回内地。

吴石将军,朱枫女士,无数个先烈们,他们原本都可以有幸福生活,可他们却甘愿为新中国,舍弃并牺牲个人的一切。

致敬先烈,今日这盛世,已经如你们所愿!

点个在看,为先烈们留下一朵小红花。

后续,我会持续更新,如果您喜欢这样的文章,请点个关注,不错过下一篇文章。

第一张图片,是朱枫女士少女时期的照片,第二张,是阿菊。第三张,是朱枫烈士慷慨就义前的瞬间。

这些珍贵的照片,和先烈们的故事,将永远留在我们心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历史   骨灰   真相   牺牲   年后   遗骸   继女   烈士   两个   先烈   台湾   母亲   继母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