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避寒
编辑|避寒
1950年8月,北京西单商场,一个摆烟摊的人被认出来了,认出他的,是一位从新疆监狱活着出来的维吾尔族人。
这个摆烟摊的,正是七年前在新疆监狱杀害陈潭秋的凶手李英奇。
1943年9月27日深夜。
迪化第二监狱,也就是今天的乌鲁木齐,李英奇带着几个人走进牢房。他当时的职务是新疆公安管理处长,盛世才手下的红人。
陈潭秋被关在这里已经一年多了。
一年前的9月17日,盛世才以"请谈话"为名,把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140多名共产党员全部扣押,这是盛世才投靠蒋介石的投名状。
陈潭秋当时47岁,1921年,他和董必武一起参加中共一大,20多年的革命生涯,从武汉到莫斯科,从苏区到新疆。1939年,他接替邓发担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化名徐杰。
那时候盛世才还挂着"亲苏拥共"的牌子。
1942年,局势变了,苏德战争爆发,盛世才看苏联不行了,中共也靠不住了,他给蒋介石发电报,要"肃清新疆共党"。
党中央8月同意撤离,陈潭秋把自己排在最后一批,同事让他先走,他说:"我是领导人,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没撤,我就不能走,先走了,那是战场上的逃兵。"
9月17日,盛世才动手了。
狱中的日子,是折磨,李英奇负责审讯,用的是重木枷、吊绳索、皮鞭抽打。他们要陈潭秋承认"共产党阴谋暴动",要他脱党,要他交出组织。
陈潭秋回答:"决不脱离党,共产党员有他的气节。"
盛世才亲自打电话劝降,陈潭秋在电话里骂他"狼种猪",把电话机摔了。
1943年6月,重庆派来审判团,内政部次长王德溥带队,中统特务陈建中、李宏基跟着。他们组成"新疆审判团",判了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死刑。
9月27日这天夜里,李英奇接到命令,秘密处决。
他用黑色头套蒙住陈潭秋的头,让人用木棍砸后脑,怕枪声惊动周围,最后用麻绳活活勒死。
尸体拉到六道湾山坡,草草埋了。
第二年10月,盛世才还让执法队队长张思信扒坟拍照,照片送到重庆,给蒋介石和宋美龄看。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
刘护平接到任务,找到烈士遗骨,抓住杀人凶手。
刘护平是谁?他也在那座监狱待过,是陈潭秋的狱友,他知道那些日子有多难熬。
档案堆里翻,一本本看,新疆那么大,从哪里找?
线索断了一次又一次。
刘护平想到一点,毛泽民用的是化名,在新疆,他叫周彬,担任财政厅厅长、民政厅厅长。
档案里,有个"周彬",审问记录很多,其他资料几乎没有。
刘护平去走访,找当年的人打听,慢慢确认周彬就是毛泽民。
顺着这条线,找到了张思信。
1950年春天,张思信在武威落网,押回迪化,刘护平亲自审。
张思信交代了。1943年9月27日深夜的事,他在场,李英奇带队,他跟着,怎么动手的,他都说了。
他还记得埋尸体的地方。
刘护平带人去六道湾坟场,张思信指认出三个坟头,挖开,遗骸找到了。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终于可以重新安葬。
刘护平
每个坟前立了2尺高的木碑,简单祭奠后,刘护平继续追查。
李英奇逃了,跑到哪里去了?
1950年8月,北京。
刘护平接到一个电话,打来的是他当年的狱友,一位维吾尔族人。
"我在北京西单商场,看到一个摆烟摊的人,特别像李英奇。"
刘护平愣了一下,李英奇居然藏在北京,藏在西单商场?
他马上给北京市公安局打电话。
西单商场,民国时期就是繁华地段,1950年的西单,小摊贩很多。卖烟的、卖糖的、修鞋的,挤在一起。
李英奇就混在这些摊贩里。
他摆了个小烟摊,卖"马牌"香烟、火柴、卷烟纸,一天赚几毛钱,够吃饭就行。
这个人,七年前还是新疆公安管理处长,盛世才的心腹,手里沾着多少人的血。新疆十年,盛世才杀了上万人,有名有姓的就包括省政府副主席、财政厅长、教育厅长、多个专员县长。
李英奇是执行者。
1943年后,盛世才被蒋介石调到重庆当农林部长,李英奇知道大势已去,带着从新疆搜刮的钱财逃到北平。
他把名字改了,把过去抹掉了,在西单摆烟摊,低着头做生意。
维吾尔族狱友认出他来,是因为那张脸忘不掉,在监狱里,李英奇审讯过很多人,那些日夜的折磨,那些惨叫声,都记得清清楚楚。
北京市公安局接到刘护平的电话,立刻派人去西单。
李英奇被抓的时候,正在整理烟摊,他没想到,七年了,居然还是被找到了。
同时抓获的还有富宝廉,富宝廉当年是审判委员会主任,判死刑的文书上有他的签字。
两个人被押回乌鲁木齐。
1951年4月29日。
乌鲁木齐郊外,六道湾附近,这里原本是乱葬岗,埋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死难者。
公审大会在这里举行。
李英奇、富宝廉、张思信,三个人站在台上。
台下,是几千名群众,很多人的亲人就埋在这片土地下,盛世才的"十年督办,十万人头",不是夸张,新疆当时全省人口才400万。
李英奇低着头。
审判员宣读罪状:1943年9月27日深夜,受盛世才指使,在迪化第二监狱秘密杀害中共党员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人,手段残忍,用木棍击打后脑,用麻绳勒颈致死。
李英奇辩解说,他不知道杀的是毛泽民,只知道是民政厅周彬厅长。
这个辩解没用,周彬的真实身份,盛世才早就知道,李英奇作为公安管理处长,不可能不知道。
富宝廉、张思信也各自辩解,都是推卸责任,说自己只是执行命令。
台下的群众喊着口号,有人跪在地上哭,那是死难者的家属。
判决:死刑,立即执行。
枪声响起。
三个人倒在六道湾的土地上,七年半之后,正义终于到来。
1956年7月,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的灵柩移到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董必武题写墓碑:"陈潭秋烈士之墓"。
这个故事里,有几个细节值得说说。
第一个细节,维吾尔族狱友为什么会在北京?他是怎么从新疆到北京的,又怎么恰好路过西单商场?这些档案里没写清楚。
可以想象的是,1950年的人员流动不像现在这么频繁,一个从新疆监狱出来的人,专门跑到北京,又恰好认出李英奇,这概率不算高。
但历史就是这么巧合,如果没有这次偶遇,李英奇可能继续在西单摆摊,继续过着平静日子。
第二个细节,李英奇为什么选择北京西单?
新疆到北京,几千公里,他完全可以躲到别的地方,选北京,是因为这里人多,容易藏身。选西单,是因为这里是商业区,摆摊的人多,不显眼。
他以为,北京离新疆那么远,不会有人认出他。
第三个细节,从抓获到公审,用了8个月。
1950年8月抓获,1951年4月公审,这8个月里,调查取证、核实身份、走法律程序。张思信的证词是关键,他交代了当晚的每一个细节。
这三个细节,折射出一个事实,正义可以迟到,但终会到来。
七年半的追查,从档案到走访,从新疆到北京,从六道湾坟场到西单商场,一个维吾尔族狱友的偶然发现,让这条线索没有断掉。
2009年,陈潭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他的故事,和那个时代很多人的故事一样,选择了革命,就选择了牺牲的可能。
1945年中共七大,陈潭秋当选中央委员,排名第12位,那时候他已经牺牲两年了。
会场里没有他,墓碑上刻着他。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红色记忆里的陈潭秋》2023年12月
维基百科《毛泽民》词条(经多源核实)
昆仑网-新疆党建网《陈潭秋等烈士遇害史实再辨析》2023年11月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