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评:粤是故乡明,广式月饼书写更多“舌尖上的中国故事”

月饼从来不止是一种食品,它承载着“团圆”“思念”的文化内涵,广式月饼“出海”,更是中国饮食文化“软实力”的缩影。(金羊网资料图)

月到中秋分外明。随着中秋佳节临近,一份份承载着浓浓乡情的广式月饼正“漂洋过海”,抢“鲜”奔赴海外餐桌。据统计,今年前8月,广州海关监管出口月饼货值超4600万元。

当承载着中秋情思的广式月饼跨越山海,奔赴海外华人的餐桌,这份甜蜜的“文化使者”不仅传递着故乡的味道,更折射出中国传统美食“走出去”的强劲势能。今年前8月广州海关监管出口月饼货值超4600万元的亮眼数据,背后是广式月饼对传统风味的坚守、对国际市场的适配,以及政企协同构建的品质保障体系——一枚小小的月饼,正成为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生动注脚。

坚守传统底色,创新适配需求,是广式月饼打开国际市场的“密钥”。 广式月饼之所以能突破地域限制,核心在于它既守住了“老味道”的根,又踩准了“新需求”的点。从传统的莲蓉、豆沙、五仁馅料,到针对海外华人喜好改良的口味,广式月饼始终以“皮薄馅足、口感醇厚”的经典特质为基础,让海外游子一口就能尝到“故乡的味道”,这种对传统工艺的坚守,是其跨越文化差异的情感纽带。与此同时,企业并非墨守成规:广州半岛食品从5月就启动海运出口,精准适配欧美地区长距离运输的时间需求;在口味与包装上兼顾不同国家的饮食偏好与物流规范,既避免了“水土不服”,又让广式月饼的特色得以完整呈现。这种“守正创新”的思路,让传统美食既保留文化辨识度,又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

政企协同筑牢品质防线,是广式月饼赢得国际信任的“基石”。 出口食品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品牌口碑与市场准入。广州海关所属花都海关的“全链条护航”,为广式月饼出还提供了关键支撑:提前介入解读目标国法规标准,让企业少走“合规弯路”;指导建立“采购—生产—验收—销售”全流程安全控制体系,从源头把控蛋黄等原辅料质量;强化生产过程监管与抽检,确保每一枚出口月饼都符合国际标准。而“即报即审即查”的高效通关服务,更解决了月饼“保鲜期短、运输急”的痛点,让海外消费者能及时尝到新鲜口感。这种“监管+服务”的模式,既守住了食品安全底线,又为企业减负提速,让广式月饼在国际市场上既能“走出去”,更能“走得稳”。

广式月饼“出海”,更是中国饮食文化“软实力”输出的缩影。 月饼从来不止是一种食品,它承载着“团圆”“思念”的文化内涵,是中秋文化的重要符号。当广式月饼出现在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餐桌上,它不仅满足了海外华人的味蕾需求,更成为他们向当地友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通过一枚月饼,讲述中秋的传说、分享团圆的习俗,让中国文化以更鲜活、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融入国际社会。这种“以食为媒”的文化输出,比生硬的宣传更具感染力,也让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更立体、更温暖。同时,月饼出口带动的不仅是单一产品的销售,更拉动了上游馅料、包装、物流等产业链环节的发展,形成“出口一个产品,激活一个产业”的良性循环,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广州的生产车间到海外的餐桌,广式月饼的“出海”之路,是传统与现代交融、品质与服务并重、产业与文化共生的典范。它证明,中国传统美食要走向世界,既要守住文化之“魂”,让特色成为竞争力;也要紧跟市场之“变”,以创新适应需求;更需政企协同之“力”,用品质筑牢信任。未来,随着更多中国传统美食循着这样的路径“走出去”,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力必将持续扩大,在全球市场书写更多“舌尖上的中国故事”。(金羊网 文/郭元鹏)

编辑:邬嘉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美食   舌尖   月饼   中国   故乡   更多   故事   文化   广州   国际市场   政企   餐桌   需求   传统   中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