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再原创丨书山有路,求道育人(随笔)

书山有路,求道育人

文/周铁再


渴望后辈成人成器,乃是大家的共识,然而每个人的认知与努力却各有不同。自从有了孙女,我便在思考中践行育人之责,又在践行中不断深入思考。毫无疑问,在一个人自幼的成长培育过程中,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切都以书为媒介展开。在育人这个系统工程里,就书而言,如何追溯其根源,如何与时代接轨,如何打好基础,如何寻求突破,都应当从认知的特点和规律入手,努力书写育人之道。这里的“道”,指的是一般规律和方式方法。

以书为脉。培育人的起点要从书本中寻找答案,培养人的土壤要从历史中去解析。学习中国革命史可以发现,如果把一个新生命比作一粒种子,那么其生长发育的土壤,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垦的肥沃土地。我们成长于党的怀抱,在党的引领之路上前进。一百多年来,从1921年到1949年可视为一个阶段,1950年到1957年为一个阶段,1958年到1977年为一个阶段,1978年至今又为一个阶段。无论如何,今天的中国,都是在艰难曲折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伟大走向伟大,从辉煌走向辉煌。首先明白了后人成长的土壤养分,就会懂得如何培育一粒种子在这样的土壤里发芽、出苗、成长。深入思考便会发现,这粒种子是播种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无私的营养土壤之中的。伟人的一生是读书的一生,伟大与英明与书相伴而生,他们创立并留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宝贵财富。这是一条育人的命脉与主线。如果离开了这个本源与法宝去育人,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从商可能会成为奸商,从政可能会成为污吏,从科可能会成为科贪(唯利是图),以私利为核心。如此一来,党将不党,国将不国,民将不民,灾难也会随之而来。

与书结缘。人生必须读书,这并非是想不想的问题。在美好的时代,书就是生命与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没有选择余地的时候,自然就应该生来就看见书、认识书、爱上书。而爱上书并非自然而然就能实现,需要加以引导,并且要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引导。如果以亲亲抱抱、蹦蹦跳跳、吃喝玩乐为起点,再去引导爱书读书,那就人为地造成了初心的偏离,本末倒置了。书山之路,不应以游乐为起点,而应当以书海熏陶为开端。人生下来是为了读书学习的,而不是为了吃喝玩乐。在培育孙女的实践中,她刚出生时我送的就是书,还不间断地带着她去有书的地方,让她接触读书学习的孩子,在全家营造人人读书学习的氛围,让她在书的海洋和环境中,逐渐进入书的境界。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书法奠基。写好中国字,烙上中国印,做好中国人,一个最理想的途径就是以学习书法为突破口,将练好中国字、铸就中国心、实现中国梦三者融为一体进行培养,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在培养孙女的实践中,我把古今的优秀诗文、英模人物事例、时政要文等内容一点一滴地收集整理、编印出来,让她不断临摹学习。通过日积月累,她的字慢慢练好了,内容也慢慢记住了,思想也慢慢奠定了基础,从而形成了清晰深刻的思路,知晓国家之事,热爱自己的国家,立志为建设国家、强大国家而努力学习。激励她沿着为人民服务,以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复兴之路努力攀登。

嗜书求破。教育与育人,是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关联的事情,如果仅仅认为这是学校的事情,那就大错特错了。国人无知就会受气,国家贫穷就要挨打。从之乎者也到人工智能的飞跃,我们的国家已经不再受人欺负。面对严峻挑战的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培育新的人才,福耀科技大学已经在进行探索与破冰。实践越来越证明,一些没有实际价值的所谓文凭不拿也罢。作为家教,我非常注重从日常生活细节中去发现和培养孙女的兴趣,不随便跟风,不人云亦云,坚持定向努力。基本思路是:培养她学习的兴趣,激发她强烈的责任感,树立她学习的标杆,明确她追求的目标,为她提供奋斗的保障。而突破口也许就隐藏在一杯水、一件物、一句话之中。

【作者简介】周铁再(男),河南省卢氏县人,二十三年从军路,戎马半生一世缘。2006年5月的某一天,突想用文字记录些生活感受,于是就这样做了,乐此不疲,与朋友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美文   随笔   土壤   孙女   国家   可能会   阶段   努力   中国   中国字   种子   卢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