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家资本疯抢哪吒:7000万保证金拦不住?全薪复工背后的抄底逻辑

浙江桐乡的哪吒汽车工厂里,机器的嗡鸣声正悄悄回归。8月初,工人们的工资卡终于收到了7月全额工资,这个久违的数字让车间里的擦拭、调试动作都多了几分干劲。而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正上演着一场激烈的“抢车大战”——55家意向投资人扎堆报名参与哪吒汽车母公司的破产重整,即便5000万元的高门槛保证金,也没能挡住资本的热情。


这场争夺战的起点,是两个月前法院受理的破产重整申请。数据显示,2020到2023年间,哪吒汽车营收从12.97亿元飙升至135.55亿元,但亏损也从13.21亿元扩大到68.67亿元。2024年下半年起,停产、欠薪、股权冻结等问题接连爆发,这家曾经的新势力车企一度滑向深渊。

但资本看到的不是废墟,而是实实在在的“硬核资产”。哪吒汽车的资产清单相当诱人:桐乡350亩工业用地、完整生产线设备、实验模具,还有“哪吒汽车”注册商标等知识产权。更关键的是它的产业布局——江西宜春智慧工厂、广西南宁出口基地(持股85.29%),甚至在泰国、印尼设有海外工厂,这种“国内外全覆盖”的产能基础,在新能源行业里相当少见。

最让资本心动的,是行业稀缺的“双资质”——发改委生产许可和工信部产品准入。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早已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新建工厂不仅审批难,还得投入巨额资金和时间,收购现成产能成了更划算的选择。就像网友说的:“现在拿地建厂多难啊,哪吒这现成的厂子和资质,就是抄底的香饽饽。”

为了筛选出真正有实力的玩家,管理人设置了堪称“筛子”的门槛:5000万元报名保证金、1亿元尽调保证金,签约后还要再付1亿元投资保证金。即便如此,报名的投资方还是从预招募时的53家增至55家,涵盖了电池企业、政府投资平台、跨界资本等多种类型。

工厂里的复苏迹象越来越明显。除了全额薪资到账,工人开始忙着打扫车间、测试设备,为全面复工做准备。销售端也在重启,长三角地区超过一半的网点仍在坚持运营,厂家承诺给合作经销商提供物料和资金支持。不过挑战依然不小,有工人透露:“技术骨干走了不少,好多工序得外包,质量把控有点难。”供应链欠款问题也没完全解决,公司提出的“70%转股份、30%转无息债务”方案,还在和供应商博弈中。

这场重整背后,还有地方政府的诉求差异。桐乡方面希望尽快复工复产保本地产业,南宁则更看重海外市场的恢复,多方博弈让重整方案的敲定多了几分变数。9月30日是提交重整方案的截止日期,投资方需要明确投资金额、债权清偿计划和后续经营规划,到时候才能知道谁会成为哪吒的“救赎者”。

当下的新能源市场正经历大洗牌,零跑7月销量破5万登顶,小米汽车订单积压却受限于产能。这种背景下,哪吒的现成工厂和渠道基础更显珍贵。有网友调侃:“要是小米能拿下哪吒产能,那28.9万台订单的交付周期就不用等15个月了。”

从工人期待的稳定收入,到供应商渴望的债务清偿,再到资本追求的投资回报,哪吒汽车的重生之路需要平衡多方诉求。随着9月底大限临近,这场资本围猎的最终结局即将揭晓,而桐乡工厂里重新转动的机器,或许已经奏响了新能源行业洗牌的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财经   哪吒   抄底   保证金   逻辑   资本   桐乡   工厂   汽车   新能源   产能   工人   全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