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威海服务号】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没有查出明确的器官问题,却总被小毛病缠上——一受凉就拉肚子,鼻炎反反复复好不了,一年四季手脚都是冰凉的。细问才知道,他们大多有个共同习惯:长期爱喝冰饮、吃生冷水果。
如今,“生冷饮食”早已不局限于生鱼片、冷饮,每一口温度低于体温的食物,都在不知不觉中消耗着我们体内那团看不见、却对健康至关重要的“阳气”。
什么是生冷食物?
多数人认为“生冷”仅指冰箱中的冷藏食物,但在中医理论中,其内涵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物理温度的“冷”。如冰咖啡、冰淇淋、冷藏水果等低于25℃的饮食。摄入后犹如向36.5°C的体内泼洒冷水,机体需立即调动阳气进行“温煦”方能维持正常体温与消化功能。
二是食物性味的“寒”。如西瓜、梨、螃蟹、生鱼片等,即使加热食用,其固有的寒凉属性依然存在。正如部分人群食用常温西瓜后仍会腹泻,此非温度所致,而是食物本身的寒性需要阳气“中和”才能消化。
阳气耗伤的3个表现
中医认为,阳气衰减则寒象渐生,耗损过度将影响全身机能。这一过程呈渐进性,身体会逐步发出警示。
1.畏寒、腹胀、便溏
脾胃是阳气消耗的主要部位,故阳虚征象常始见于脾胃。初期表现为摄入生冷(如冰饮)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提示脾胃运化功能初步受损;继而出现脘腹畏寒、喜温喜按,稍食生冷即泻下稀溏,大便黏滞不爽;严重者可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动则气短,此乃脾阳亏虚,已影响基本运化功能。
2.鼻炎迁延,遇冷加重
某些迁延不愈的过敏性鼻炎,常与体内阳气不足密切相关。中医理论认为“肺开窍于鼻”阳气虚弱时肺卫功能减退,寒邪、花粉、尘螨等外邪易乘虚而入,引发鼻窍症状。
部分患者饮用冷饮即鼻塞,进入空调环境则流清涕,季节更替时鼻炎反复发作……这些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机体提示阳气已难以固护肌表、温煦鼻窍,亟需重视阳气养护。
3.四肢不温、神疲、月经失调
当阳气耗损超过脾胃与肺的代偿能力,便会影响全身阳气输布,出现全身性阳虚症状,如夏季仍手足不温;神疲乏力欲;面色或苍白无华,或晦暗无泽;女性还可伴见月经延期、量少,痛经加重,尤以摄入生冷食物后更为明显。
饮食护阳
首先建议对食物进行餐前温处理,以减轻身体负担,例如水果冷藏后应在室温静置30分钟以上,或采用蒸、煮方式加热处理;饮品应拒绝冰镇,坚持常温或温热饮用;蔬菜则可用沸水轻焯替代完全生食,既降低寒性,又保持口感。
其次,需严格控制生冷食物的摄入量与频率,建议每日水果量以100~200克为宜,冰饮每周不超过1~2次,并避免空腹或餐后立即食用,以减轻脾胃负担。
再次,可搭配温性食物以中和寒凉之气,践行“膳食中和”理念,如在食用生冷食物时佐以姜枣茶,或吃生鱼片时配芥末与热汤。
最后,应顺应季节选择食材,夏季可适量食用常温瓜果,冬季则宜选桂圆等温性水果;而素体阳虚或脾胃虚弱者,尤须在此方面格外谨慎。
2个补阳妙招
1.喝温脾茶
用生姜3片,大枣3颗,炒薏苡仁10克,加水煮15分钟代茶饮。生姜具有温中散寒之效,大枣可补益气血,炒薏苡仁能健脾渗湿。通过祛除脾胃寒湿,可使阳气逐渐充盈。
2.按“补阳穴”
以下两个穴位用拇指按压,感到酸胀为度,每次3~5分钟,每日数次。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按揉本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可助阳气生化。
关元穴: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能温补肾阳,益精固本。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
-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