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日本年轻人零负债,中国年轻人却负债累累?背后原因令人破防

房贷、车贷、月付、花呗......中国年轻人现在仿佛陷入一种困境,可能缺钱、可能缺闲,但绝不会缺“债”。

咱们国家多少人年纪轻轻就背上几十万债务,每月工资中几乎有一半都被拿出来还各种债,反观海那边的日本年轻人却无债一身轻,真成“小日子过得不错”了。

为什么那么多国人年纪轻轻却负债累累?这种现状有可能会改变吗?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及文内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

对于国人来说,生活中各种大大小小的贷款可是一点也不陌生。

走在路上可能看到“开通京东白条免费领礼物”、路边招牌可能挂着“花呗支付立省二十”、点个外卖都有“美团月付少花十几块钱”

更不用说在很多人生活中占大头的房贷车贷,恨不得让人从大学毕业还到工作退休。

如果想要自己开店当老板就更不得了,一个月下来怕是一半的收入都要先投给银行,余下的再说生活起居,再说那些柴米油盐、水电气暖。

而具体到数据,中国年轻人在负债上的问题同样惊人,在网络金融风险整治中,一项公开信息可以说非常震撼。

二三十岁的中国青壮年中,大到买房买车,小到花呗白条,有七成以上的年轻人身上至少背了一项债务,近半数年轻人使用过网络信贷,他们都在或多或少“花着明天的钱”。

而另一方面,反观咱们的邻居日本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和咱们“截然相反”。

根据日本银行协会公开的数据,在同样是二三十岁、初入社会的日本年轻人中,有65%以上没有背负任何贷款,而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上涨。

日本的年轻一代似乎已经真正躺平,不对生活做任何要求。

买不起房就租,租不起大平层就租一居室,买不起新车就买二手,买不起二手就蹬自行车......在生活上的欲望可以说相当淡然。

相邻的两个国家,距离很近,在历史中又多有来往,现在的年轻人却仿佛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日本年轻人就完全没有“住自己的新房”“开自己的新车”或者穿点好的开家小店这样的消费需求?

其实也不能说是日本人“超然”,毕竟谁不愿意自己生活好一点呢,只是日本人之前在这上面吃过大亏了!

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广场协议后日元开始大幅升值,并给出口贸易造成了沉重打击,为了防止经济下滑,日本银行启用了相当宽松、相当直接的货币政策:直接往市场砸钱。

一方面日元快速升值,另一方面大量廉价资金流入,日本全国上下一时间陷入了一种“钱多到没地方花”的疯狂。

那时候日本国内只能用纸醉金迷来形容,打车要出万元竞价,送礼瑞士金表起步,东京银座房价能达到上亿日元一平。

股价飙升、房价飙升、手里的钱只要投资就能闭眼赚钱,日本流传着地价永远不会跌的 “土地神话”,媒体甚至说卖了东京够买下整个美国,于是普通人也参与其中,把身家投入市场坐等升值。

那段时间被称为日本的“泡沫经济”,听名字也能知道含义:表面光鲜亮丽,实际一戳就破,而且还“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由于没有与经济相配的实体,泡沫破裂后日本“一夜回到解放前”,许多前一天还在龙虾鲍鱼挥金如土的人突然只能挤进几平米的蜗居,银行倒闭,公司裁员,普通人债务缠身。

这些事过去仅仅三四十年,经济大崩盘让“负债”、“贷款”等概念几乎成了日本人的“心理阴影”,受泡沫经济亲历者教育出的下一代年轻人也对此相当谨慎。

同时这么一番折腾下来日本经济也出现了长期的停滞,GDP增速不到1%,年轻人干脆开始“躺平摆烂”,不再对国家经济、提高收入和努力赚大钱抱任何幻想。

在低迷的经济下,整个社会都被“低欲望”泡透了,能租房就绝不自己买房,有二手车就不会买新车。

咱们就没遇到过这种问题,国家经济高歌猛进,国人也对过好日子抱着相当强的信心。

而与这种自信相比、另一个促使中国年轻人贷款的才是真正让人不安的问题:国人对待债务的心态已经有些扭曲了。

两国年轻人在看待“债务”的态度也可以说是截然不同。

“超前消费”该刹车了

日本年轻人普遍将负债当成一种负担,民间谚语中说着“欠钱比火灾更可怕”“为消费而欠钱是地狱之路”甚至很多日本人认为“借钱”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

所以他们更倾向于“知足常乐”,即使是买房也倾向于等积蓄足够,无非是买一间小一点的房子,或者长期在外租房,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国内对此的感觉却截然不同,年纪轻轻就背上房贷、车贷大有人在,可以说这被国人认为是很正常的事。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在完全不必要的享受上也会选择借贷,在一些借贷平台的宣传中,贷款非但不意味着“失败”,反而被描述成一种“走出失败”的途径,明显就是在诱导超前消费。

这种心态差异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日本人表面上的生活更加朴素,吃饭清汤寡水、骑自行车上班、穿平价衣物,但是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择业都更加自由。

因为手上没有什么债务压力,不用担心这个月辞职下个月就供不起房车。

国人则可能完全不同,年轻人住着大房子,开着新买来的汽车,但却把自己的生活和房贷车贷牢牢拴在了一起。

债务本身成了限制自由的枷锁,即使在工作中倍感疲惫,辞职前也要考虑“失去了这份工作我还能不能养得起我的房车”。

而往长远看一切则更加让人担忧。

零负债除了较小的生活压力以外还代表着更小的风险,即使出现了什么意外,得罪了老板或者公司出现问题导致降薪失业,往往也能更加从容地应对。

毕竟如果没有贷款的硬性支出,只有吃住这样的弹性支出,而这部分钱又是可多可少,可以极尽压缩。

身负贷款就不一样了,一旦自身经济情况出现问题,很快就会陷入负债无力偿还的困境,而达到一定规模时甚至可能成为社会的困境。

诚然银行下放贷款对经济发展是利好的,但是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要好好想一想,面对贷款和债务,特别是花呗白条下的享受型消费,自己究竟有没有必要花未来的钱来为生活锦上添花。

屏幕前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财经   负债累累   日本   中国   年轻人   原因   年轻   债务   贷款   日本人   国人   经济   白条   银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