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日酷爱
编辑|知愚
瓜子一哥,业绩崩了!
近期,中国瓜子大王洽洽食品,发布了半年报,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跌了71.05%-76.25%。
引发股东恐慌。
曾经占据中国休闲零食半壁江山,连续20年稳坐瓜子行业龙头老大的洽洽,如今为何如此不堪。
这到底是一时的业绩下滑,还是市场战略出了问题呢?
中国瓜子大王,洽洽食品
提到瓜子,不得不提安徽人陈先保,这位砸掉铁饭碗,把瓜子做到中国第一的男人,有何高明之处?
陈先保,1959年,出生于安徽合肥,23岁大学毕业,他就端起了铁饭碗。
90年代,身边的人纷纷下海创业,一个个挣得盆满钵满,陈先保羡慕不已,也打算辞职做生意。
1995年,陈先保下海成立了合肥华泰食品公司。起初,公司卖的是冰棍。当时电视上演《李小龙》,剧中李小龙有一副双截棍,很多人都喜欢。
陈先保灵机一动,冰棍被他做成了双截棍,没想到还真火了。这次,他挣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但冰棍生意季节性很强,冬天就卖不了。
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几个大姐在嗑瓜子,萌生了做瓜子生意。但一路看下来,他发现瓜子生意有三难:难嗑、脏手还上火,连当时的傻子瓜子和小刘瓜子也没解决这些难题。
想要做瓜子生意,就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否则就是痴人说梦。陈先保骨子里带着理工男的韧劲,认定的事一定要做。
于是,他全国各地地找办法。
有一次,他偶然尝到了一种瓜子,皮薄、干净、不上火,他立马打听瓜子的做法,不料,竟让他找到了。
了解过程中,他发现这种瓜子用了一种新工艺,先煮后炒。
知道了工艺,他和公司的研发人员,马不停蹄地试验,经过多轮试验,他们成功了。
好瓜子就得配上好名字,取什么名字呢?
当时全国流行一种叫“洽洽”的舞蹈,有人提议,用“洽洽”做瓜子名字。
这就是“洽洽瓜子”由来。
产品和名字都有了,怎么才能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呢?
2000 年,陈先保孤注一掷——带着洽洽瓜子登陆央视打广告,押上的400万几乎是他的全部身家
但这次他赢了,洽洽瓜子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当年的营收就突破1亿元大关。
从此,洽洽成为中国瓜子的代名词。
瓜子不香了,啥啥瓜子也有中年危机
然而,这个长期霸榜,中国休闲食品C位的洽洽,业绩却遭到了滑铁卢。
2025年,公司营收68亿,利润不到1亿,同比跌了70%。
到底怎么一回事呢?
一直以来,洽洽都是“以颗粒大、味道美、烂籽少、价格便宜”受到消费者喜欢。
但这几年,越来越多消费者反映,洽洽好像把优良传统都丢了。
首先,品质下降。2006年,瓜子主产区内蒙古,连续阴雨,没能正常采收和晾干,瓜子腐烂了很多。
这事洽洽本来可以不管的,把损失丢给农户,但陈先保并没有这样做。
他还是把瓜子收了,主动承担了农户的损失。
为此陈先保在每袋瓜子里,塞了一张助农卡片,希望得到消费者理解。
但消费者毕竟是买来吃的,就算知道是助农,吃到烂瓜子,也会抱怨。
这次损失,让陈先保深刻意识到品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后,陈先保大力推广“厂家+高校+推广员+农户”的模式,代替了原来“公司+农户”的模式。产品问题解决,公司迎来了大爆发。
2011年3月,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了“炒货第一股”。
自那以后,业绩一路高歌猛进,到2020年,营收达到了52亿,市值最高到360亿。
然而,瓜子市场的整体规模只有百亿左右,公司就占了1/2,想要提升市场份额比登天还难。
怎么办?创新,提价还是开发新品类?陈先保想到了创新口味。
但说到底,瓜子的核心原料属性未变,即便进行口味创新,成本也依然难以下降。
于是,公司开始跨界。但跨界,就增加了其他成本,这些成本通过价格转嫁给了消费者。
有网友说:儿时,洽洽是最好吃的瓜子,便宜又好吃,如今,又贵、烂瓜子还多。
也有网友说,不是不嗑瓜子,只是不嗑洽洽瓜子了。
联名的背后,其实是中年洽洽的焦虑。这些年增收不增利成为了常态。
无论消费者还是投资人,都对洽洽寄予太多期望,因为它是消费者的童年记忆,是投资者的心头好。
焦虑的洽洽,开启了多元化战略
本来陈先保已经退休了,让侄女陈冬梅接班。
不料陈冬梅这位二代接班后,不仅没有打开新局面,而且连续三年亏损,不得已,他只好重出江湖。
2017年,公司开始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据陈先保评估,他发现坚果市场是个机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坚果市场更大,而瓜子和坚果相比,就像是蚂蚁和大象的差别。”
虽然,坚果市场的确很大,但这位瓜子大王,并没有捞到多少好处。
首先,坚果类市场虽大,但市场竞争也激烈,三只松鼠长期在坚果品类排行第一,其利润的增速更是吓人的89%。
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方面,三只松鼠一家就占了20%。其他还有百草味、良品铺子、好想你、好想你等。
这些年,三只松鼠、百草味通过线上渠道,获得了大量年轻人喜欢,而传统的洽洽瓜子,因为没有抓住线上,很多年轻人并不认同。
这次的报告中,对于利润下滑,公司给出的理由是成本上升——这的确是事实,但品牌老化、产品单一、线上力量薄弱也是重要原因。
坚果市场没能占到多少便宜,陈先保又开始寻求第三条增长曲线。
这一次,他没有局限在休闲食品领域,似乎是哪个行业有盈利空间就尝试哪个,当然我相信,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2021年4月,洽洽食品和绝味食品成立了一家股权投资基金;第二年,公司又进入了酱酒行业,成立了江洽酒业,同年,还推出了“瓜子面膜”。
总之,能尝试的行业,陈先保都去尝试,但现实情况是业绩不增反降,利润暴跌。
公司在2020年,制定了双百战略,意思是要在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换算成营收大约是80亿,未来3-5年内,覆盖100万个终端。
然而,现实情况是,2023年,公司的营收只有68亿左右,2024年也才71.31亿,连续两年都没有完成目标。
这些多元化战略,到底是为了完成公司的“双百战略”呢?还是为了长远的发展?至今仍然难有定论。
写在最后
这些年来,整个休闲消费品市场整体下滑,无论传统消费品洽洽,还是良品铺子这类高端休闲零食,亦或是三只松鼠这种“线上坚果宠儿”,业绩都有所下滑。
对于消费者而言,洽洽瓜子只是休闲零食的一种,如今选择更多,选谁不选谁,全凭个人喜好;于投资者而言,一时的业绩下滑,并不代表什么,市场有涨就有跌,这都是正常的。
但作为瓜子界的顶流,洽洽目前虽面临诸多困难,但核心业务基本盘仍然保持稳定,或许翻盘只是时间问题。
你们觉得洽洽能否走出困境?
参考资料:
1、品牌观察官《暴跌85.86%!中国 “瓜子大王” 暴雷,“百亿”梦碎,网友:嗑不动》
2、21世纪经济报道《A股瓜子大王,净利润暴跌73%》
3、最华人《36岁科长下海卖冰棒,却靠瓜子嗑出百亿身家》
—END—
图|来源网络侵删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