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成功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两卷内容分别记述四时十二月的宜忌、攻城守城的宜忌。
△子弹库帛书
国家文物局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办公室副主任朱晔表示,“子弹库帛书”的返还是我国就历史上流失文物启动主动追索的第一个案例,而且是成功的第一个案例。
“子弹库帛书”分三卷,字数超过900字,是我国发现的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研究都是不可忽视的源头,价值巨大、无可替代。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介绍,中国古代的书写在竹简和丝绸上面,因此称之为简牍帛书,“子弹库帛书”是现在最早的唯一的战国帛书。
1942年,帛书在长沙子弹库一座楚墓中被盗掘出土,因此称为“子弹库帛书”。它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战国帛书,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被盗掘出土后几经辗转,于1946年非法流失美国。
流失海外79年,今天,这批国之瑰宝终于回归祖国。据悉,《五行令》和《攻守占》将于2025年7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万里同归——新时代文物追索返还成果展”上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月名图
△“子弹库帛书”第三卷《攻守占》文字
另外,国家文物局表示,将继续推动“子弹库帛书”第一卷“四时令”早日回归。
总台记者/艾达 张立雷 王帅 刘旭 白帆
更新时间:2025-05-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