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最近儿科门诊
不少宝贝都出现了
发烧、头痛、咽痛、
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
原来“流感小怪兽”
又双叒叕来捣乱
别急着焦虑
今天就请来“中医超人”
为宝爸宝妈们送上防流感秘籍
从饮食、外治到日常护理
全方位帮宝贝筑牢健康防线

流感,学名“流行性感冒”,比普通感冒凶猛多了!它像训练有素的“特种兵”,发作起来又急又猛:高烧39℃-40℃、全身肌肉酸痛、头痛、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全找上门。
儿科姚丹主治中医师提醒,它可不局限于上呼吸道,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反观普通感冒,顶多算“街头混混”,大多只是流鼻涕、喉咙痒,偶尔打喷嚏,就算发烧也多是低烧,一般5-7天就能自行好转,完全不是流感的对手。

壹
中医视角,流感是“外邪”偷袭正气
在中医看来,流感属于“时行感冒”或“疫病”。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位“正气小卫士”,负责抵御外界“外邪大魔王”——风、寒、暑、湿、燥、火这“六大门派”。
当天气骤降、气温变化大时,“风寒大魔王” 就容易趁机偷袭。如果孩子“正气小卫士”兵力不足,身体这座“城堡”就会被攻陷,自然就中招流感了。

贰
6大防感秘籍,中医妙招手把手教你!
第一招:药食同源,厨房里的“抗病神器”
姚丹表示,中药有很多是药食同源的食物,合理搭配就能调和气血、增强正气,从根源抵御外邪。下面,推荐一款清甜汤品,适用于2岁及以上的人群,能缓解口干咽燥、干咳少痰、手足心热、心烦失眠等问题,味道清甜带果香,小朋友接受度高。
百合味甘,性微寒,入心、肺经,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雪梨性凉、味甘,入肺、胃经,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莲子味甘,性平,入心、脾、肾经,补脾益肾、养心安神;排骨性味甘、平,入脾、胃、肾经,滋阴润燥、强筋补虚。

这款汤具有滋阴润燥、养心安神的作用,每周喝1-2次即可,脾胃虚寒的人群可适当多加几片生姜中和寒性。

第二招:香囊护身,随身携带的“气味护身符”
防病不一定非要吃药,香喷喷的中药香囊也能派上大用场!中医利用自然食材的药性,通过挥发的药气净化空气、抑制病毒传播,还能调节人体气机,达到“未病先防”的效果。把香囊挂在孩子胸前、书包上,或放在室内,药气通过鼻窍吸入,能宣通肺气、提升免疫力。


第三招:儿科季节贴,隐形的健康盾牌
儿科黎燕珊副主任中医师介绍,如果孩子平时容易呼吸道感染,一遇换季就发作,千万别错过儿科季节贴。它源于《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的理论,结合中医时间医学,在特定节气将温性中药敷贴于穴位。药物通过经络刺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既能祛除疾病,又能提高抗病能力。

佛山市中医院儿科季节贴融合了时间医学、灸法、中药的优势,还会根据儿童体质调整药物配比,操作简单、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特别适合小朋友。

第四招:耳穴压豆,耳朵上的“抗病密码”
别小看我们的小耳朵,它可是藏着全身的“健康开关”。耳穴压豆是把王不留行籽贴在耳朵的对应穴位,时不时按压几下,就像给身体发送“增强免疫力”的信号,能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恢复脏腑功能。
黎燕珊表示,这种方法无创、安全、不适感轻、操作方便,非常适合孩子。目前已广泛用于咳嗽、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疳积、便秘、抽动、性早熟、遗尿等多种儿科疾病的治疗。
第五招:中药熏洗,沐足泡澡也能防流感
中药熏洗是让药物效力与热力透过皮肤,作用于经络穴位,达到疏通脉络、畅通气血、祛邪解表的效果。操作简单无痛苦,不用强行喂药,还能减少孩子脾胃负担。

第六招:日常防护,让流感无处藏身
除了中医妙招,基础防护也不能少,这几点一定要记牢:
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环境清洁;流感流行季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养成良好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臂、纸巾或毛巾遮住口鼻,事后及时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
出现流感样症状时,要注意休息和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时务必戴口罩。


来源:儿科
部分图片来源AI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点分享

点收藏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