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成都市区,90%的人想不到的避暑地,人少凉快

成都天气回温了,周末两天又要冲到33℃。正好暑假开始,找个去处带娃先去避避暑。

没几个人能想到,这3个地方,意外的凉快。

市区里,中国现存唯一地上皇陵

◇ 地址:金牛区永陵路10号

◇ 门票:20元(地宫)

永陵博物馆就在成都市区,靠近抚琴地铁站,交通方便。它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唯一地上皇陵。

可能很多人遛娃经过这里但没有进去过,大概是担心娃娃觉得无聊,其实带娃参观王陵,也可以很有意思。

永陵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王建原本是唐朝将领,后来在成都称帝,建立前蜀,统治四川地区。他称帝后,礼贤下士,吸引了大批唐朝旧臣、名臣世族后裔入蜀。在他的治理下,前蜀经济繁荣,对成都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有“分量”的王。

王建71岁时病逝,归葬在此。王建墓是1940年某个成都市民挖掘防空洞时意外发现,后在1942年经考古学家冯汉骥正式发掘。

这些知识都可以在永陵博物馆的官方公众号找到免费的讲解,也可以在现场扫码付费10元跟着VR听人工讲解。边听边走,了解一下每个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比纯进去躲太阳要有趣得多。

永陵分为地宫和博物馆,建议大家先去地宫参观(门票20元/人)。

一进地宫温度立刻降了下来,但是冷而不阴。在入门上的拱券还能看到花纹,就算有些褪色,还是能看出当年的华丽。

最先看到的是王建墓,墓砖主体全部是红砂岩条石,用唐代纯靠石材咬合的并列券法来铸造,棺床由大理石雕刻,配有鎏金铜饰。地宫共分前室、中室和后室三部分,中间以木门隔断。

面积即使不算大,也很有帝王风范的气派。

前室的二十四伎乐浮雕,堪称“镇馆之宝”,很多人参观完这里印象都很深刻。

二十四个乐工组成了一支完整的宫廷乐队,演奏着二十种不同的乐器,西域传来的曲项琵琶、印度竖箜篌、笛等,以及两个舞乐,有种在看敦煌壁画的感觉。它是迄今被发现的最完整的唐代宫廷乐队形象,证实了《霓裳羽衣曲》等乐舞的存在。

中室安放着王建的真容石像。86厘米高的红砂岩雕像,连“法令纹”都清晰可见。

这是全国唯一一个还保存在原地的帝王真容像,非常值得一看。其他世界文化遗产级陵墓都是仅存象征性石刻,没有墓主真实相貌的立体雕像。

欣赏完地宫,一定要去免费的博物馆逛逛。

这里展出的玉大带和谥宝是另一大“镇馆之宝”。7块玉带板和1块铊尾全部用和田玉制成,总重超过3斤。铊尾上刻着"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的完整谥号,是研究五代时期礼仪制度的重要实物。

二楼还有数字光影艺术展,全景式展示了永陵的历史,分为“西蜀旧梦”和“日升月恒”两大单元。高清投影、立体音响、三维动画。

永陵博物馆外是一个公园,园林里有87棵古柏,神道两侧是300年树龄的古柏,像一条天然的绿色长廊。参观完在公园里转转也不错,公园里乘凉的大叔说,夏天这里比外面要凉快一些。

精美完整的地宫,适合古墓迷

◇ 地址:青龙湖湿地公园内

◇ 门票:12元

成都明蜀王陵博物馆内有五座蜀王陵、三座蜀王妃墓、两座郡王陵,因为共十座陵墓,很多成都人还是习惯叫它“十陵”。目前开放参观的是僖王陵和昭王陵。

明朝十三位蜀王这里就有十位,所以被专家喊作“北有十三陵,南有蜀王陵”。

它“藏”在青龙湖公园内,低调又神秘,谁能想到这里沉睡着六百年前的王和王妃。

进馆建议先去核心展区:僖王陵。

僖王陵深9米左右,呈三进三重殿四合院布局,被誉为 “地下蜀王府”,是四川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陵墓,还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称为 “中国古代帝王陵中最精美的地下宫殿”。

沿着台阶往下走,越靠近地宫越能体会到凉爽。

地宫大门完全仿造王府规格修建,仿木结构石门,门框残留着朱红漆痕和雕刻的浮雕五爪金龙,门楣上有仿木斗拱装饰。

入口的琉璃照壁,黄绿釉彩在灯光下泛着幽幽的绿光,一下就有种穿越感。

两边墙壁上刻满了“四灵神兽”,青龙、白虎张牙舞爪,朱雀振翅欲飞,顶上还画着日月星辰。

墓室墙壁、门框、立柱上都布满了缠枝花卉、祥云瑞兽(如龙、凤、麒麟)、道教八宝等,石刻浮雕和线刻细腻又生动,不禁让人感叹明代川蜀地区的石雕技艺。

官网有语音免费讲解,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带娃边听边看。

昭王陵是明朝第六代蜀王蜀昭王朱宾瀚的陵墓,原址位于龙泉驿区洪河镇白鹤村内,1991年移入僖王陵。

里面不是很大,可研究的部分没有僖王陵那么多,但现存地宫都做了异地复原,保留了明代藩王陵的彩釉俑、冥器及残损圹志等文物。

在地宫外的展厅里,有两个墓的介绍,其中有一套26件陶俑乐队小巧又别致。

总的来说,僖王陵最值得看,适合“古墓迷”们。但是展厅内容不多,想看文物的话还是去成都博物馆。如果逛完还有时间,去旁边的青龙湖环湖骑骑车,树荫多不算晒,也挺凉快。

荷花盛放,池边乘凉

◇ 地址:郫都区望丛中路3-4号

◇ 门票:免费开放

望丛祠去年7月闭园后,很多人一直在盼着它重新开放,特别是正值荷花开放期,提到荷花很难不想到它。

上个月它终于开了,团长特地去看了一下,从地铁站出口到望丛祠的几百米,全是集体“出动”的小吃摊,非常热闹。

相比之前,现在有一些变化,最直观的是:外墙粉刷一新;安装了路灯;人行道拓宽了,通行不觉得拥挤。

另外新增了景点介绍牌和大门背后的古蜀五祖历史文化长卷,可以带娃更直观地了解望丛祠的历史由来。

望丛祠大门右边的涟漪园建于民国初年,因北侧鳖灵湖的“涟漪荡漾”得名。

1983年这里环湖种植了荷花和垂柳,十米高的丛帝陵与湖面的天然落差形成“陵影入湖”的效果,所以从六月份开始,这一片就是“千亩荷田绕帝陵”的美景。

里面的映荷池是川西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祠园林荷花体系,八百多平米的面积种植了7个品种的荷花,包括中国古代莲、宜良千瓣、白湘莲、美国黄莲、泰国粉翡翠和四川特有的蜀都红莲。

带娃赏荷花时可以带上望远镜观察,蜀都红莲的花瓣带金纹,非常漂亮。

荷花盛放,粉嫩的花瓣在绿叶间格外显眼,荷叶几乎铺满了池塘,充满了生机。正是可以慢慢观赏的好时候,再不看就要没了,抓紧时间。

靠近池塘边,能感觉到气温要低一些,明显比几步外的石板路凉快许多。不少游客都在池边的凉亭下小坐,拿把扇子扇着暑气。

涟漪园后面有一条小路通往望帝陵,走在这里更像是逃离了夏天进入另一个空间。

虽然望丛祠不像前面两个地方主要靠室内降温,但荷塘周边大片的树林蒸腾作用和天然遮阴让人感觉很凉爽。

团长看完荷花后还发现,在桥梁、一些建筑上、和地面铺装等地方都添了古蜀文化的符号,让这个地方更有巴蜀文明的特色,带娃娃留意识别一下很有趣。

望丛祠是少有的"双王合祀",一个祠庙同时纪念古蜀国两位王——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

它的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古老的帝王陵祠之一,异姓君主间的禅让关系也是中国古代祠庙建筑中反映禅让政治的唯一现存实物遗存,历史价值不只在于纪念性。

目前望帝丛帝纪念馆、望丛博物馆正在进行展陈更新,还没对外开放,可以带娃去听鹤楼看看望丛玉器博物馆,里面陈列和展示了一些和田玉等相关文物,免费参观。

这次升级增加了第三卫生间,母婴室也改善了不少,提供了微波炉、尿布台、小冰箱等。

团长还在入口处和大门外看到一些市集摊位,工作人员介绍,传统节假日望丛祠会开展一些集市等活动,暑假可以期待一下。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于受访者@雪儿、@阿kiko、@西京道、@冬天爱吃雪糕 、@小花明天不上班,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旅游   成都   市区   想不到   地宫   博物馆   陵墓   青龙   红莲   帝王   文物   门票   浮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