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火的星二代,非沈佳润莫属了,一句“美美桑内”红遍大江南北。
记得第一次注意到沈佳润,是她小时候在综艺《人生第一次》中说的那句:我长得像爸爸,我很骄傲。
真的特别打动人,不是那种被攻击后为了反击这么说的,不是那种为了让对面怎么样而爆的金句。
就是一个小孩子很自然地说出心中所想的感觉,真的是个很好的孩子。

这凭这句“我长得像爸爸,我很骄傲”,永远都不会对她有恶意。
沈春阳和小沈阳肯定也觉得,有这样的女儿他们很骄傲。
这种从小展现出的稳定内核,也为如今的沈佳润积累了不少路人缘。
沈佳润,这就是在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
说到最欣赏的孩子的父母,东北父母应该能拿满分了。
不管是我现实中认识的东北父母,还是网络上刷到的东北父母,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特点:
总能挖掘出孩子的优点,不管孩子是啥性格、长啥样。
总是能极尽赞美之词,给予孩子充沛的情绪价值。
胖的夸福相,瘦的夸精神;
性格内向的夸稳当,淘气的夸闯荡;
话多的夸机灵,话少的夸内秀……
有个东北网友曾说:从小在东北被夸得自信满满,长大离开东北没人夸了。
反正,东北小孩的一生,是包裹在自信和赞美中长大的。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最深处需要的,就是感觉被人欣赏。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鼓励、理解、欣赏。
自信孩子的背后,一定站着会捧场的父母。

孩子的梦想很大,依然值得鼓励和尊重;孩子成绩没考好,但努力同样值得表扬……
教育孩子,需要欣赏教育,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烟器,找到自信,他们才会越来越好。
父母相信孩子的人格魅力,善于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那孩子会在父母的信任中越来越好。
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不吝啬欣赏的眼光,孩子在成长路上才能越来越有自信。
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你家孩子有多听话、有多乖巧,而是用欣赏、信任、包容和爱赋能出一个有自信、力量的生命。
孩子不需要多完美的父母,只需要一个能让他回归自信的家。
父母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觉得,“我本身就有价值,我不是只有做对了什么,才值得被爱。”
而有条件的爱,只会让孩子觉得,“只有我满足爸爸妈妈的期望,才是有价值的。”
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不是宠溺过度的爱,而是给足孩子自信心,情绪价值到位,爱意满满。
在爱意中长大的孩子,才会阳光自信。
每个人都需要欣赏,都需要肯定,就像植物需要浇水一样。
自信、内心强大的孩子,都是父母欣赏出来的。

郑渊洁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合格的教师和父母的标志: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行;
不合格的教师和父母的标志:发现孩子的缺点,告诉他什么地方不行。
深以为然。
欣赏的本质是:看见。
欣赏,就是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孩子真挚的赞美。
每个孩子身上都隐藏着2个孩子。
一个是“好孩子”,一个是“坏孩子”,而欣赏教育,就是教你把“好孩子”唤醒。
曾在幼儿园门口,看到一个小女孩一身汗地奔向妈妈,开心地说:“妈妈!我们班今天拔河比赛赢啦,是第一名!”
妈妈一脸惊喜地说:“太棒了!那你比赛时肯定力气最大!妈妈给你个小蛋糕庆祝一下!”
而这时,同班的另一个男孩,也告诉了来接自己的奶奶这个消息。
没想到男孩被奶奶扯着衣服责问道:“有什么用?你看你,裤子搞得这么脏。”
只见小男孩的脸,瞬间就垮了下去。
其实,孩子的快乐很简单,自己的每一个小小进步,都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希望他们能看见。
不是好孩子需要欣赏,而是欣赏能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好;
不是坏孩子需要贬低,而是贬低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网友@文文曾在网上分享她的伤心往事。
她从小就喜欢画画,上学的时候,班上出黑板报、画展,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有一次画画得了一等奖,她放学后开心地跑回家告诉妈妈。
结果妈妈冷冰冰地说:“你学习有这么下功夫就好了,简直是不务正业!”
爸爸也在旁边帮腔:“是啊,考试能加分吗?画得再好有什么用呢?”
父母经常性的泼冷水,导致她在成长过程中,充满了自卑和怯懦。
文文说:“爸爸妈妈的那些评价,早把我的自尊打碎了。”
想起作家三毛曾写信给她父亲:
“我一生的悲哀,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而是请你欣赏我。”
那些总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可能一生都在寻找那颗叫“认可”的糖。
在父母的欣赏、爱和尊重中长大的孩子,未来绝不会太差。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