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咸菜
编辑|江娱迟
2025年4月24日,神舟20号成功登天,顺利与神十九完成了交接,这一次的任务的核心不再是简单的技术验证,而是面向未来的长期驻留与空间站维护升级。
而这一次美国将会被我们甩在身后,因为国际空间站已经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困境,从侧面可以看出神二十3名航天员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那么神二十的3位航天员身上都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
神二十航天员
神舟二十号的宇航员团队由陈冬、陈忠瑞和王杰组成,他们各自的背景和角色为任务增添了多样性。
陈冬是这次任务的指挥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航天老将,他曾参与2016年的神舟十一号任务和2022年的神舟十四号任务,累计在太空驻留超过200天。
陈冬以沉稳和果断著称,他的领导能力在任务中至关重要,进入天宫空间站后,他负责协调团队工作,确保实验和日常维护顺利进行。
陈冬
陈中瑞是团队中的新人,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曾是人民解放军空军的战斗机飞行员,驾驶过多种高性能战机,积累了丰富的飞行经验。
2020年他通过严格选拔成为宇航员,接受了长达四年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失重模拟、离心机测试、太空行走演练等,强度之高令人咋舌。
陈中瑞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他的航天梦始于2003年杨利伟的首次太空飞行,那一刻让他下定决心要为中国航天贡献力量。
陈中瑞
王杰则是团队中的技术专家,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拥有航天工程的博士学位,作为一名航天工程师,他在地面参与了多次神舟任务的飞船设计和测试。
这次他首次以宇航员身份进入太空,负责空间站的材料管理和科学实验,任务开始前,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六个月的太空生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期待通过实验为科学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三位宇航员的协作如同一个精密的齿轮组,陈冬统筹全局,陈忠瑞负责操作和维护,王杰专注于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王杰
他们的生活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每天工作约8小时,剩余时间用于锻炼、休息和个人活动。
在失重环境下,简单的动作如吃饭和睡觉都需要适应,宇航员们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人类在太空中的韧性与智慧。
那么他们3位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呢?
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数量已超过3.6万块,其中直径大于10厘米的碎片超过2.3万块。
这些碎片以每秒7公里的速度飞行,撞击能量是子弹的十倍以上,即便是微小颗粒,也可能击穿舱壁,威胁航天员安全。
国际空间站曾多次遭遇险情,2021年俄罗斯舱段被碎片击中导致漏气,2023年加拿大机械臂被撞击损坏。
太空垃圾
中国空间站同样面临风险,天和核心舱的太阳翼曾因微小碎片撞击出现局部损伤,因此神舟二十号乘组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为空间站安装更先进的碎片防护装置。
但是这项任务的工作量十分巨大,目前问天舱的防护已覆盖90%,但天和、梦天舱仍需多次出舱作业,预计还需要多个乘组接力完成。
不仅任务量大,操作环境也十分的极限,航天员需要在失重、强辐射环境下连续工作数十个小时,工具容易漂浮乱跑不说,对操作精度的要求也极高。
碎片防护装置
因为该防护装置并非简单的“贴装甲”,而是结合舱体结构动态优化,要做到既保证防护效果,又不影响设备散热和舱外活动的效果。
就像在神舟十九号一次出舱任务中,航天员曾在舱外连续工作9小时,创下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时长纪录,这样的高强度作业不仅考验技术,更考验意志力。
为什么说美国已经追不上我们了,因为国际空间站正面临着一些巨大的困境。
做碎片防护装置
国际空间站的首要困境在于其老化基础设施,空间站总面积相当于一个六卧室房屋,包含16个模块,建造耗时十年,30次发射完成。
长时间的太空环境对材料和设备造成了严重磨损,研究显示,国际空间站每年需要数百亿美元的维护费用,包括硬件升级、系统修复和宇航员支持。
近期的事件如冷却剂泄漏,不仅影响宇航员安全,还增加了维修难度,NASA的报告指出,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生命支持系统需频繁检查和更换,这对预算和资源都是巨大压力。
国际空间站
更严峻的是,国际空间站的寿命已近尾声,NASA的过渡计划明确,到2031年,国际空间站将被有控制地解轨,确保不影响地球人口密集区域。
这意味着人类在近地轨道的长期有人驻留将面临中断,NASA和合作伙伴计划转向商业化太空站,但这些项目尚在开发中,短期内难以完全填补国际空间站的科研和合作空白。
相比之下,天宫空间站展现了年轻和活力的优势,其总质量约66吨,仅为国际空间站的六分之一,但模块化设计和自动对接技术降低了建设和维护难度
天宫空间站
研究表明,天宫预计可运行至2035年或更久,远超国际空间站的2031年退役时间。中国还计划扩建天宫,增加科学实验柜和国际合作能力,如微重力研究和太空旅游。
而国际空间站虽规模大但老化问题使其在长期竞争中面临压力,正是因为这些让中国空间站逐渐从“后来者”变成“领跑者”。
国际空间站
从东方红一号到现在的神舟二十号,中国凭借自身努力在航天领域拼出了属于自己的篇章,使我们不在受制于人。
从被技术封锁到自主创新,从近地轨道到深空探测,中国航天的脚步从未停歇。
神舟二十号的旅程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人类探索精神的延续,在无垠的星空中,这颗东方之星正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信息来源:国际在线2025-05-12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有序推进多项空间科学实验
闪电新闻2025-04-23 神舟十九号乘组创造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9小时时长的世界纪录
央广网2025-04-23 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 神舟二十号任务清单发布
每日经济新闻2024-11-22 4处裂缝、50处隐患、漏气问题加剧!国际空间站陷入“最紧迫危机”,但美俄分歧严重
更新时间:2025-05-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