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明日处暑,牢记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记告诉家人

#头条创作者激励计划#明日就是处暑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标志着暑气渐消、秋意渐浓的节气,它不仅是自然季节的转折点,更承载着古人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的生存智慧。

很多人觉得老祖宗留下的一些说法是迷信,其实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这些习俗和禁忌背后藏着对健康、生活的深刻思考。处暑这天,有 5 件事最不能做,不是迷信,而是关乎全家人的平安顺遂,一定要记牢并告诉家人。

一、不在墙下待太久

明天处暑也是农历七月初一,在民间这个月还被称为“鬼月”,有句谚语叫做“七月初一地门开,南墙下面莫站人”,从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七月一鬼门大开,南墙阴气较重,容易聚集阴灵邪祟等等。

不过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南墙往往背阴少光,加上七月雨水较多,此时墙下潮湿容易滋生细菌。除此之外有些外墙已经根基不稳,容易发生坍塌伤人的情况。

二、不独自远游

处暑时节,秋高气爽,正是出游的好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到郊外或远方走走,欣赏秋日美景。但老辈人有个说法,处暑前后尽量不要独自去偏远的地方,尤其是荒无人烟的野外。

这个阶段天气变化多端,可能前一刻还是晴空万里,下一刻就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在野外独自游玩,遇到这样的天气很难及时应对。同时一些野生动物也开始为过冬储备食物,活动较为频繁,独自在野外可能会遇到危险。

三、不随意外借财物

在古人看来,处暑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此时人们希望以后得日子生活安稳、顺遂。因此在民间有不外借财物的习俗。

为啥会有这种习俗呢?因为在农耕社会处暑的到来正式秋收或者秋种的忙碌时节,这些农活都需要一定的财物,那么此时要是把财物借给别人,就会导致自家农耕的事情耽搁,不仅仅会影响收成,还会导致家庭不和。

从现代角度来看,农历七月已经进入下半年了,算一算距离一年结束也没几个月了,越是年底越是用钱的地方多,此时要是借钱给别人,很容易影响自己下半年的计划。

四、夜晚不要深夜回家

处暑到来昼夜温差开始变大,到了晚上时气温也变得比较舒服,很多年轻人就喜欢出去聚餐,游玩等等。不过上面我们提到过农历七月是“鬼月”,比较忌讳的一件事情就是深夜回家,按照古人的习俗,要求太阳落山前归家,若必须外出,需佩戴艾草、桃木等物。

深夜回家的话因为某些地方灯光昏暗,容易发生一些意外。另外如果第二天还要上班,那么深夜回家会造成休息不足,反而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得不偿失。

五、不能忽视天气预报

处暑时节,天气变化复杂,民间有很多关于处暑天气的俗语,比如 “处暑下雨样样丢”“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虽然这些说法不一定完全准确,但也反映出人们对处暑天气的重视,忌讳忽视天气变化可能带来的灾害。

因为这个时间段天气往往忽冷忽热,感冒的几率也比往常多了一些,提前观察天气情况,适当的选择适合的衣服,才能保证健康。

明日就是处暑节气了,它是夏秋交替的关键时刻,大家一定要牢记这不能做的5件事,老传统不能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养生   处暑   迷信   明日   家人   天气   财物   习俗   节气   深夜   农历   时节   古人   农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