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文
今天,品牌白酒的跌价其实都是正常的经济现象,第一经济过热,第二回归白酒本来的属性,还有就是人口的结构变化。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上所有的消费都会对此作出反应,比如房价、医疗、养老、大件电器、旅游等等,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能反映经济的晴雨表和趋势。
那么,白酒还有明天吗?
首先,白酒不会消失,这是肯定的;第二,白酒的销售会萎缩,这也是肯定的;第三,其他的酒种会逐渐替代白酒的份额,这也是肯定的。
当很多人还不能认知到以上问题的时候,持有固执观念是危险的。
我今天提一个观点,也许不新,我把白酒重新定义一下,白酒是什么酒?白酒是“老年人酒”。为什么这样定义呢?因为白酒的工艺度数、饮用习惯基本上都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一直保留到今天的工业社会。其实,白酒行业早就进行了大规模工业化改革,但是我们现在比较尴尬的却是白酒企业都在强调自己的传统工艺,这一点上是和工业化相违背的,是一个逻辑的矛盾。
那么一个农耕文明的产物,在今天的工业社会,是不太可能发扬光大的,因为它最终要会被工业品工业化,不能说替代,至少要挤压。
那么有了老年人酒,大家肯定会问什么是年轻人酒?中间,我再加一个小的概念叫“中年人酒”。那么,什么是“中年人酒”?
“中年人酒”是白酒和啤酒搭配,再加一点洋酒,这样的酒局我把它称为“中年人酒局”,这样也就诞生了“中年人酒”,虽然概念有那么一点点模糊吧。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一批中年人从70年代生人算吧,他们经历了白酒的时代,白酒的辉煌时代就是工业辉煌的时代,同时又经历了啤酒、洋酒普及化的改革开放时代,只有他们才会去发明什么“三中全会”什么“深水炸弹”这几个酒局上好玩的游戏。
现在,讲一下另一个概念“酒水年轻化”也就是说什么叫“年轻人的酒”。
那么,“年轻人的酒”里面有没有白酒这个品类呢?我坚信会有的,只是比重是多少需要商榷一下。现在社会上有几个现象:第一,年轻人大部分是以啤酒为主,然后中产阶级以上的是红酒;第二,即便是喝白酒也倾向于喝低度白酒,这个趋势我觉得是不能忽视的。据说,低度的茅台酒反倒在南方有涨价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方式逐渐西化,果酒、露酒、鸡尾酒等各种花样喝法,有很大的魅力在吸引着年轻人。前不久,江小白就更名为瓶子星球,主打果酒。
那么,白酒讲传统工艺、传统喝法,什么传统储存、原浆原液等等,这些东西都和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节奏、消费观念以及他接受的文化方式,是非常矛盾的甚至是不可能实现互通的。
社会上现在拿汾酒加茉莉花茶、龙井茶又是什么桂花,还有出现了什么牛逼酒,就是牛二牛栏山加上雪碧,再加柠檬加矿泉水,调制出这种酒精饮料,这种现象现在愈演愈烈。
因为青年一代的人是喝饮料长大的,他们天生对甜度、酸度、口感以及一些情趣,甚至是颜色有着很强的仪式感,和老一代天然不同。
而白酒的传统文化什么煮酒论英雄,温酒斩华雄等等场景,各种的祭祀红白喜事儿,这些东西是在农耕社会传下来的一些对白酒的依赖的主要场景。
现在年轻人非常内卷,大部分人都是选择躺平,很多人都有社恐症,他的交流与交际的方式逐渐脱离了农耕文化的一些符号,比如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回家祭祖,不回家参加这方面的仪式,然后自己呆着,很多的酒吧都出现了一个人去喝酒的现象,这些都一点一滴地在改变着年青新人类对酒的认知和行为。
马云说:很多年轻人是想喝高端白酒、高度白酒,主要是他们没到年龄,这些依然是站在一个农耕社会的角色来说的话,是一个老男人说的话,比较好玩的就是一个互联网企业的成功男人,他其实还是用农耕的文明在聊着白酒,没有什么科学性,也不能迷信他在其他领域上的成就。
现在的一些专家学者不知道什么原因和动机一直在描述着:年轻人一定会喝白酒、还会喝的很多。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属于误人子弟,甚至误导酒厂,这些论调该休矣。
我们要正视这个酒类新的社会、新的结构、新的趋势,正视这些东西才能做好更正确的判断。
先讲一个表面的现象:最近,白酒上市企业股票价格几乎都是跌的,但是黄酒上市企业的股价都在暴涨,为什么呢?因为黄酒开始破圈,从加饭酒甚至是佐料酒逐渐开发出了气泡酒等新饮品。这类产品有效地改变了口感,同时附加了养生的理念,贴合年轻人的消费理念。黄酒的这种破圈方式,对葡萄酒和啤酒都有一定的威胁。也许不远的将来,遍地可能都会出现黄酒吧、养生黄酒吧这一类的东西。
现在的酒吧基本上都是年轻人的天下,酒吧里面没有几个人喝白酒,基本上都是模仿了西式生活,喝一些饮料配制酒、鸡尾酒、调制酒,也就是说酒是年轻人社交的一个东西,但是白酒不是主角。
一些有酒瘾的人,一些喜欢高度白酒的人不太能理解这个方式。实际上如果按照地域我拿一个样本来聊,大致上都能看到这个影子。
全国喝低度白酒的地方不少,唯山东很奇怪,这么大的一个省,这么脾气暴躁的一个省,竟然也是一个低度酒的大省。山东的这个例子很不好谈,因为它是由于酒的礼仪太过于繁琐,导致它不可能喝高度白酒,比如一桌人每人要干一杯,这样一来一斤就下去了,所以大部分人还是喝38度和40度的酒,可以把酒局进行的比较完整,这是导致山东喝酒度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我估计如果都是53度、60度的,山东喝酒礼仪是进行不完的,因此高度白酒不适合上山东酒桌。
再拿江苏说一个例子,江苏不南不北或者一半南一部分北,江苏有一个酒企,就是洋河,有一段时间,江苏徐州喝洋河的人是居多的,现在有一款酒叫国缘,我不是给它打广告,陆续在挤压着洋河的市场。
真心说,我喝国缘也没感觉到好喝,它也算是个低度白酒也就41.8度吧。但是至少是绵柔、好喝好下口,可以喝很多,如果商务酒局也不怯场,可以把所有的嘉宾都敬上一遍,自己酒量还能勉强应付的一款让人家喜欢的酒。之所以拿它举例,就感觉这应该是商务酒局和当地的饮用习惯导致了这些东西。
白酒一定会有未来,但绝不是己过去的辉煌复现,我们有很多需要深思的东西。
作者简介
欲了解更多美酒的文化知识和收藏故事,敬请关注“收藏醉美的日子”,来和我一起聊聊关于美酒收藏的那些人那些事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