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涨粉200万,凉山异瞳小伙王金治沙被团队自曝摆拍!谁在说谎

Hi,我是唐大业,尽说大实话!

如今,网红在塌房、网民在觉醒,大众不断发出质疑:“在这个流量为王的世界里,网红还有什么是真的。”

当大家已对网红摆拍司空见惯时,最近又有人被质疑摆拍了!

这次是一位来自凉山彝族的00后小伙王金,他从4月9日开始拍摄种树治沙的视频,没想到一夜爆火涨了200多万粉的同时,摆拍质疑也随之而至。

质疑他摆拍的不是粉丝和网友,而是曾经与他合作过的团队。

一边是王金表示,栽柳治沙是打工挣钱,不是立人设。他更不想做直播、接广告挣钱,这会让他失去自由。

一边是团队负责人声称,他们不仅没挣钱反而是亏了钱,王金的一切全来自他们的策划与包装,是王金单方面中止了合作。

只能说,这件事情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还需要让子弹飞一会。而潮水褪去的时候,有可能两边都是裸泳的人。

01

王金治沙被团队自曝摆拍,双方各执一词!

4月6日,有着一双异瞳的王金在抖音发布了第一条视频。这条视频的标题就一个“苦”字,视频里他赤着膊狂灌瓶装水,而他的背后则是茫茫无边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

在之后的一个月里,00后小伙王金总计发布了25条作品,由于治沙有着较高的话题度,而个人治沙更是一件值得倾佩的事,由此王金便开始了疯狂涨粉之路。

第三方相关数据显示,4月25日的时候,王金的粉丝还停留在29万左右,可从4月25日至5月1日这一周时间里,他的粉丝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5月1日粉丝总量已达196.9万,截至今日粉丝数量已达到215.2万。

作为一位23岁的农村小伙,能短时间内积累200多万粉丝,那可真是草根逆袭的典范,即使没有开启直播带货,仅靠流量和广告收益都可以在收入上实现跨越式提升。

可就在这时,质疑的声音也出现了。有人质疑他治沙的视频全是精心策划的摆拍,而曝料的正是与他合作的团队。

和王金有过短期合作的团队声称,从4月20日开始,他们便和王金展开合作,账号内的多期视频都是他们负责帮他策划、拍摄和剪辑的。

既然有合作,为什么这个时候却将真相曝光,难道这个团队不怕对自己造成负面影响吗?原来,他们的自曝是有原因的。

据这个团队透露,王金在迅速走红后,火速单方面中止了和他们的合作,这种行为就是过河拆桥。

在合作前,王金和这个团队之间并没有书面形式的合作协议,但是约定好了收益五五分成。

团队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我们提出签合同,他一直不签。合作期间,账号有10万多元的收益,给我们分了一半,但整个团队带他跑了12天,花费都不止五六万元。”

看这个意思,这个团队是因为王金走红后突然跑路,而他们自己不仅没挣钱,还亏了钱。对此相当不满,只得站出来曝料。

不过这件事最有意思的是,王金和团队那是双方各执一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团队的曝料,这位来自四川凉山,家庭条件并不好的23岁小伙子说:“月底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内蒙古从事治沙工作,过来是为了打工挣钱的,这边工资一天200多元。拍视频只是为了记录生活,没想当网红。”

起初他过来是说帮忙的,而且我也分钱给他了。合作期间并不愉快,他让我做直播、接广告挣钱,但这些不是我想干的,并且他提出要签约


5年,我觉得这样失去自由、受人控制,所以不愿意。现在我不想合作了,而他因为想要分更多的钱,我没答应,所以在网上抹黑我。对于为何单方面中止合作,王金做出了这样的回应。在他看来,比起挣钱,更重要的是自由。他的初衷不是成为一名网红。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王金如此回应道。

他还晒出了一张盖有公章的工作证明,以此证明他在甘肃某家从事治沙工程的公司工作,担任栽柳职位。

同时王金还公开了一张转账截图,证明他多次向这位团队负责人转账,总计6万元。

这件事发酵到这里,可能有人看了有些乱,那么笔者就给大家做个省流总结:

1.王金是和父母从四川来内蒙古打工的,从事的也的确是治沙相关的工作;

2.他在打工期间开始拍摄视频分享生活,没想到短时间内涨了不粉,于是有团队找上他;

3.粉丝暴涨后,王金单方面中止了与这个团队的合作,理由是不自由、不想被控制。他不想当网红,直播带货赚钱也非他本意;

4.团队看不下去了,于是选择自曝。声称自己没赚钱还亏钱,王金的视频大部分是他们策划、拍摄和剪辑的,属于摆拍。

5.王金将账号部分收益转账给团队,团队挣了还是亏了,尚无法证实。

02

真诚才是网红的必杀技!

看到这里,也许大家对这件事有了个清晰的了解。本质上还是一位刚刚成名不久的素人网红和背后MCN机构的利益矛盾。

其实网友们关注的重点并不是王金和团队之家的纠葛,更在意的他到底有没有摆拍。

目前可以很确定的是:王金治沙的工作做了,但也摆拍了!

首先,王金在回应这件事的过程中,用工作证明来自证自己打工治沙也好,晒出转账证明有和团队分成也罢,已经已经间接承认了一件事:至少他的部分作品是和这个团队合作的。

既然有团队合作,那肯定是有包装、有策划、有拍摄、有剪辑,甚至还有人负责商业方面的对接,那势必会有摆拍的成分在里面;

其次,在5月6日的时候,该团队的杨先生发布过一个现场拍摄花絮视频。视频里,王金举着手机吃馒头喝水,旁边还有工作人员拿着反光板。

这样的场景,已经很难称为记录生活了。防沙治沙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如果这样的工作却成了博眼球引流量的工具,绝对是件很悲哀的事情。

所以“向往自由”也好,“分成不均”也罢,网红和团队的矛盾放一边,摆拍这件事是可以实锤的。

即便有媒体实体探访了王金的情况,发现他和父母住废弃商铺、啃馒头,早5晚6栽树,治沙月入7200元,也同样和摆拍这件事没有直接的关系。

对此网友们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只要他是真的在那地方工作,真的在治沙,摆不摆拍又有什么关系呢,关注他又不是看这个视频的质量,更多的是治沙这个事情。”

“这种类型的摆拍就摆拍吧,总好过那种一天到晚博人眼球大马路上做些奇形怪状莫名其妙的网红要好点吧…”

“他不是治沙人,团队曝光的每天坐着豪车去沙地拍完视频就走了。如果真是治沙的,支持他当网红。“

“治沙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随便谁去埋几个平方啥用也没有。这种为了突出异瞳从下面打光,怎么可能是单纯打工记录生活,为了红而已。”

看来,有人觉得他从事治沙工作属实,即使摆拍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所以并不介意;

也有人认为,治沙是一件系统性的千秋大事,即使他从事相关的工作,可摆拍的成分已经高过工作本身,就是为了博眼球。

王金事件的核心争议,折射出网红经济时代,真实与流量之间的深层矛盾。

治沙作为一项关乎生态改善的公共事业,天然带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公众对这件事的关注度和真实性期待已经远远高于那些普通的内容。

这件事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问题:摆拍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什么样的摆拍可以接受,什么样的摆拍必须抵制。

为什么李子柒的田园生活视频同样是精心策划的”摆拍“,却能引起社会的强烈共鸣?

因为李子柒的视频经过艺术加工,是一种理想化的表达。而田园题材不涉及社会敏感话题,公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完美映射。

李子柒又基于这些精致的内容,使得传统和非遗文化获得了一扇宣传的窗口,背后不仅有艰辛的付出,更是赋予了其更高的社会价值。

反观凉山孟阳编造贫困故事卖惨,东北雨姐打造虚假乡村生活拍摄基地,祁天道当街编排调戏女性的剧本,他们都扰乱了公众认知并消耗了社会的信任,既虚假还涉及违法。

所以,摆拍的边界在于,一定要符合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标准,给大众带来快乐的同时,积极传播正能量,实现社会价值。

虽然王金的摆拍质疑来自于合作方,但随着粉丝的不断增长,这个问题迟早也会暴露出来。

公众对草根正能量的期待,本质是对朴素真实性的渴望。若治沙沦为流量道具,损害的不仅是个人信誉,更是社会对公益事业的集体信任崩塌。

王金治沙这件事没问题,走红后赚钱也不丢人,出问题的终究是内容。

真诚和真实才是网红的必杀技,如果只是一味地摆拍治沙的艰辛,忽视了内容创作的本质,也许王金走不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娱乐   小伙   团队   视频   工作   粉丝   社会   李子   内蒙古   收益   流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