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满盘皆输”!巴拿马或收回运河港口运营权,改为公私合营

当地时间7月31日,巴拿马总统在公开讲话中首次明确表示:政府正在考虑收回由李嘉诚旗下企业经营的港口控制权,未来或将改为公私合营模式。

而这不仅意味着合同可能被单方面撕毁,更预示着一场跨国资本与主权利益之间的较量要开始了。

此次事件的核心,在于李嘉诚旗下企业早年通过租赁方式,获得了位于巴拿马运河附近重要港口的长期运营权。

但根据外媒报道,巴拿马审计长办公室已于本周向该国最高法院提起两起诉讼,直指这份港口合同存在多项“严重瑕疵”:

其一,上届政府在续约时绕过了审计机关的核准程序,其二,合同条款涉嫌损害国家利益,未能实现港口收益的合理分配。

换句话说,巴拿马官方正在尝试将这份租约定性为违宪与无效,从而为收回港口运营权寻找法律依据。

据接近法院的消息人士透露,法官对此案的态度较为明确:现有合同可能难以为继,港口将被收回的可能性极大。

理由很直接——国家没赚到钱,而且,从合同签订的政治背景来看,也确实存在操作不透明的问题。

这种“以审计反腐之名重构商业利益分配”的做法,并非拉美国家首例,但如今却因为涉及一位全球知名华人企业家的海外资产,所以格外引人关注。

事实上,这场纠纷的爆发并非毫无征兆,据悉,李嘉诚方面曾在近期有意将手中港口资产进行转售,试图实现资本退出,但这一举动,无异于“点醒了梦中人”。

巴拿马政府因此意识到,该港口的战略与经济价值远超预期,而李嘉诚方面长期运营中还存在“避税”与“收益偏移”的问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政界人士透露,“政府原本并不打算动这块资产,但李嘉诚想出售,让我们不得不重估整个港口的价值链。”

换言之,一旦转手,港口不仅可能落入非友好国家或势力手中,更会让巴方错失直接掌控核心战略资产的窗口。

种种迹象表明,这已不仅仅是商业层面的纠纷,而是触及到国家主权、经济自主权与地缘博弈的问题,李嘉诚或许未曾预料,他的这次“正常商业动作”,会演变为一场政治问题。

李嘉诚并非首位在新兴市场遇挫的全球资本代表,也不太可能是最后一个。近年来,从拉丁美洲到非洲,从东南亚到中亚,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资本引入期”之后,开始重新审视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关系。

以巴拿马为例,早期其政府热衷于招商引资,在基础设施与港口领域广泛放开,吸引大量外国资金介入运营。但如今,全球政经形势转变,国内民族主义抬头,本土经济承压,政府开始“回头算账”,对一些“收益不对等”的外资项目进行重新谈判甚至清算。

正如此次巴拿马审计机关所指出的:港口收益没有达到国家预期目标,合同签署过程缺乏监督机制,这样的合作难以继续维系。而法院的强硬态度,也传递出清晰信号:不再为过去的“错误决策”买单。

这种“先招商,后翻脸”的模式在国际投资界已并不罕见。早在阿根廷、玻利维亚、尼日利亚等国,类似的“合作变国有”事件屡见不鲜。只是,这一次轮到了李嘉诚。

某种意义上说,巴拿马政府此举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提前站队”:在国际关系日趋复杂的当下,越来越多中小国家正在对“谁来掌握本国关键基础设施”重新划红线。

而无论最终诉讼结果如何,李嘉诚在巴拿马的投资项目几乎已难逃“被重新谈判”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4

标签:财经   巴拿马   满盘皆输   运河   港口   公私合营   政府   国家   收益   资本   资产   合同   巴拿马运河   玻利维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