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诉说着怎样的长征故事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一件打满补丁的防寒衣。这件防寒衣长约58厘米,宽约60厘米,静静地诉说着红军长征过草地时艰苦卓绝的奋斗故事。

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所谓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藏嵩草、乌拉苔、海韭菜等沼泽生长的植被形成草甸,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吞没。

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便成了漫漫泽国。在当地,即便是有经验的牧民也不敢在雨季涉足。雨季的草地水多泥深,天气恶劣,经常有狂风暴雨和冰雹。由于红军穿越草地时各种准备并不充分,多数同志都是单衣单裤,有一件像样的防寒衣已经实属不易,而且通常都要让给病号和体弱的同志。在严寒下,夜宿对红军更是一个极大考验。由于缺少保暖,第二天队伍结集时,一些战士躺在地上再也无法醒来。

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当地藏族群众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

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在极度缺乏食物的情况下,红军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

即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官兵依然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人迹罕至的草地。(张昭)

编辑:韩学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历史   补丁   衣服   故事   红军   草地   寒衣   草甸   沼泽   雨季   野菜   泽国   乌拉   辣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