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联合国缴费名单上,120多国按时交钱,唯独全球经济强国美国“缺席”,它欠着数十亿美元会费,却在别处砸钱不停。
同样是大国,中国掏32亿、俄罗斯出3.5亿,为何这个该缴最多的美国偏要赖账?
联合国因缺钱缩减救助、停掉办公设施时,美国的钱到底花去了哪?
2000年的时候,中国缴纳的联合国会费占比刚到1%,在所有会员国里排十名开外。
那时候中国经济总量还没上来,但已经明确了“负责任大国”的定位,会费从来没拖过,而这种坚持在二十多年里逐渐显现分量。
联合国会费比额每3年调整一次,跟着各国经济实力走,中国的比例一路往上跳。
2010年升到3.189%,2013年突破5%,2016年站上7.921%,到2023年直接冲到15.254%。
而2024年这笔钱算下来是4.46亿美元,折合32亿人民币,一分不差全额缴清,成了第二大会费支付国。
有人问这钱交得值吗?看实际效果就清楚,中国不光准时交,还常提前缴。
2019年就把当年的会费足额交了,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特意在新闻发布会上用中文说“谢谢”,公开称中国是“最可靠伙伴”。
2020年疫情正紧的时候,中国4月就缴清了全年会费,联合国再次专门致谢。
这背后是实打实的外交收益,作为五常里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气候谈判、全球减贫这些议题上的话语权越来越硬,很多规则制定都能听到中国声音。
非洲国家对此感受最直接,说“中国交的不只是钱,是尊重”,这种认可不是空穴来风。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额外投入,2024年缴会费的同时,还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了1.2亿美元,这笔钱直接用于帮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产量,已经让数百万农民受益。
另外还往应急储备基金里放了5000万美元,这些自愿捐助被称作“全球VIP通票”。
现在中国承担的会费占比已经是2000年的15倍还多,但没人觉得这是负担。
因为联合国的议题里,全球发展倡议、减贫合作这些内容,都和中国的发展方向契合,32亿会费背后,是参与全球治理的实实在在的席位。
和中国32亿的会费规模比,俄罗斯的3.5亿显得不起眼,但这串数字背后藏着大国最硬的尊严。
2024年俄罗斯承担的联合国会费比例是1.866%,对应560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刚好3.5亿,这笔钱在西方全面制裁的背景下,每一分都来得不容易。
俄罗斯的经济压力早不是秘密,俄乌冲突爆发后,军费开支一路飙升,西方冻结其海外资产,外汇储备持续缩水,连日常的国际贸易结算都得绕着美元体系走。
按经济总量算,俄罗斯的国民总收入占全球比例不高,会费份额自然没法和中美比,但就是这点钱,它从没像美国那样拖欠过。
2025年1月刚到缴费期,俄罗斯就完成了常规会费支付,比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经济状况更稳定的国家都积极。
有人会问,都这么难了,何必硬撑?看俄罗斯在联合国的动作就懂了,这钱交的是话语权入场券。
2023年联合国宣布批给乌克兰39亿美元人道主义援助,俄罗斯立刻炸了锅。
外长拉夫罗夫直接公开表态,怒斥这种做法完全背离中立原则,还放出话要重新评估会费缴纳,甚至不排除调整捐款规模。
这话听着强硬,却没真的停缴会费,这种“硬顶但守规矩”的操作很有俄罗斯风格。
要知道联合国规则里,只要欠费没超过两年应缴总额,就不会丧失投票权,不少国家都曾钻过这个空子。
但俄罗斯除了2020年因疫情晚缴过一阵,很快补上后就再也没破过例。
哪怕2014年西方第一次大规模制裁开始,它的会费也从没断过,甚至还会额外拿出几百万美元给叙利亚的救援项目补贴,而这种坚持换来了实际认可。
但变数也确实存在,西方最近在讨论进一步掐断俄罗斯的国际支付通道。
要是外汇流动彻底受限,俄罗斯可能会被迫搞“技术性欠费”,卡在不丧失投票权的红线上。
可短期来看,这种情况大概率不会发生。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比这点会费重要太多,俄罗斯比谁都清楚,一旦在缴费上落人口实,后续在安理会的否决权使用、国际议题博弈中都会被动。
所以哪怕财政再紧,俄罗斯也得咬牙扛着。
聊完中国的32亿和俄罗斯的3.5亿,再看美国的会费账单,反差大到让人咋舌。
作为联合国成立时的核心推动者,美国曾是妥妥的“金主爸爸”。
1946年刚起步那会,直接承担了40%的会费,靠着这笔钱,联合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外界看作是美国的“后花园”,盟友跟着它的节奏走,议题也多朝着它的利益倾斜。
可风水轮流转,到2024年,美国的会费比例降到了22%,理论上该缴6.8亿美元。
可实际情况是,它累计欠费已经飙到33亿,占了联合国总欠款的一半还多。
更讽刺的是,一边拖着联合国的钱不还,一边对乌克兰大方得很。
2023年联合国批给乌克兰39亿人道主义援助,美国是主要推手之一,转头却在自己该缴的会费上装穷。
甚至还被曝出悄悄给台当局送钱,这种双重标准,连不少美国盟友都看不过去。
美国欠会费从来都不是没钱,而是故意用欠费当筹码施压,合心意就缴点,不合心意就拖着,这套操作玩了几十年,早就成了惯例。
远的不说,1995年那会,因为巴以问题上联合国的态度没顺着它的意思,美国直接就欠了12.5亿。
任凭联合国怎么催都不松口,直到后来在其他议题上达成妥协,才慢慢补缴。
2019年特朗普执政时期更夸张,直接骂联合国是“没用的聊天俱乐部”,当年就欠了10.9亿,连联合国员工的工资都差点受影响。
最绝的是,美国还专门靠国内法给自己“护体”,1986年出台的《卡斯鲍姆修正案》明确限制给联合国拨款,而且精准卡在“不丧失投票权”的红线上。
联合国规则里,只要欠费没超过两年应缴总额,就还能投票,美国就踩着这条线拖,既不用担责,又能持续施压。
可这种霸权操作,早就开始反噬了。
现在联合国因为美国的欠费,麻烦一堆:维和部队在非洲有些地区断了粮,只能靠当地政府临时接济;非洲难民的救助粮也供不上,不少救助点都快停摆了。
可美国非但不反思,反而还砍了12%的联合国相关经费,甩锅说“联合国乱花钱”,这种说辞,谁听了都觉得荒唐。
全球对美国的不满早就摆到了台面上,77国集团直接怒斥美国“把多边机构当提款机,想用就用,想甩就甩”。
欧盟更是直接提议,要把会费缴纳情况和国际融资挂钩,意思就是,你欠着联合国的钱不还,以后在其他国际合作项目上也别想顺顺利利。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美国这个“老赖”还能当多久?
短期来看,它靠着22%的会费份额,在联合国里的话语权还在,毕竟很多重要议题需要五常点头,美国的否决权还是有分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信用破产已经让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多边主义阵营里,不少国家都开始和美国保持距离,更愿意和中国、俄罗斯这些按时缴费、讲规则的国家合作。
长期来看,如果中国和金砖国家推动建立“缴费信用体系”,把各国缴费情况和在联合国的议题主导权、职位分配挂钩,美国可能会被迫收敛,重新承担责任。
但了解美国行事风格的人都清楚,它大概率还是会继续玩“拖字诀”,只要还能靠霸权压得住,就不会轻易改变。
毕竟在它眼里,所谓的规则,从来都是用来约束别人,而不是自己的。
只是美国可能没意识到,现在的世界早就不是它一家说了算,33亿欠费拖垮的不只是联合国的运转,更是它自己在国际社会的信用。
等信用彻底耗光那天,再想靠钱和霸权掌控话语权,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