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沙晚报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记者今日从长沙市残联获悉,由长沙市残联联合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九个部门共同印发的《长沙市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8年)》(以下简称《方案》)已正式实施。
据了解,《方案》涵盖了与孤独症儿童息息相关的多个方面,其中针对孤独症儿童筛查与融合教育推出了多项突破性措施,旨在通过多部门协作,构建长沙孤独症儿童“筛查—干预—教育—社会保障”全链条服务体系,切实解决长沙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面临的实际困难。
《方案》围绕落实孤独症儿童筛查诊断干预规范行动、康复服务提升行动、医教康融合行动和家庭暖心行动四个方面展开,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完善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和保障条件,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成长环境。
在孤独症儿童医教康融合方面,《方案》明确长沙将保障适龄孤独症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在98%以上,建设一所市级孤独症学校,并于2025年完成市民生实事工程任务医教康融合学校建设项目,高质量建设5所“医教康融合”实验学校,推动“康复服务进校园”活动,持续推动学前普特融合教育,2025年底前布点建设16所普特融合教育幼儿园,积极申报省级实验园。此外,长沙还将努力提高特殊教育生均经费标准,确保孤独症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补贴不低于每年8000元。
在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提升行动方面,《方案》明确加强孤独症儿童康复医疗保障和康复救助,将符合条件的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医疗与康复负担。实施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扩大15~17周岁孤独症青少年过渡性康复试点范围,帮助孤独症儿童顺利过渡到残疾人托养机构或者实现就业。按相关规定落实符合条件的孤独症儿童康复家长陪护补贴。
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是根据中国残联及省残联相关文件要求,结合长沙孤独症儿童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措施。《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家长对孤独症筛查、诊断和干预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干预效果,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同时,通过医教康融合,保障孤独症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让更多孩子能够享受义务教育,营造更加有利于孤独症群体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市残联将以《方案》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的管理,加强对康复机构的师资培养和业务指导,进一步提升全市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水平。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