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馆“搬”进夜市,新乡解锁消夏新潮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振杰 代娟

入夏以来,每逢夜幕降临,新乡各地悄然生长的“中医夜市”,将传统中医药服务通过现代夜市经济嵌入居民社区生活圈。人们在充满烟火气的氛围中逛夜市、看中医、品药饮,零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7月5日晚7点,在获嘉县城滨河公园东南角的中医夜市,一溜儿古色古香的摊位前排满了长长的队伍。自6月初起,每周五、周六晚7点至9点,该县中医院创新设置的“专家义诊+疗法体验+非遗展示+食药品鉴”四大板块,中医专家“化身”市集“摊主”解锁问诊新场景,“望、闻、问、切”,为群众把脉问诊、辨识体质,辨证开方、答疑解惑,普及健康知识理念。

获嘉县中医夜市现场特色中医疗法体验区人气最旺,不少群众排队前来体验针灸、推拿、火龙罐等项目。“您这是典型的痰湿体质,平时可以多喝薏米茶。”获嘉县中医院中医师一边为一名市民拔罐,一边递上一杯温热的薏米花茶饮。

充满巧思的中医药产品摊位同样人气十足。中医夜市现场展销的中草药手工香囊、应季养生茶饮、中药手串、食药同源产品等,将中医药元素巧妙融入日常生活用品,让群众在选购中把健康带回家,感受“中医药就在身边”的文化浸润。

卫辉市中医夜市非遗养生茶摊位前,工作人员现场冲泡薄荷茶、玫瑰四物饮,讲解药食同源原理,让健康也成为一种时尚。卫辉市人民医院每周二、周四晚上开展的“健康夜市”活动,除了中医药传统疗法体验,还提供健脾化食的中药汤饮,甜度适中,很受小朋友、老年人的喜爱。

每周五晚,封丘县中医院派出中医专家团队为市民提供免费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医护人员现场讲解四季养生常识及“治未病”理念,并针对常见病、慢性病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此外,夜市还融入发放中药香囊、养生茶饮、中医文创等特色礼品互动环节,深受群众欢迎。

新乡凤泉区市民文化广场的“仲夏夜享康养”活动则将中西医服务与生活场景深度融合,中医康复科医师团队为市民中医体质辨识,传授日常养生保健小妙招。眼科医师手持专业设备,为居民免费筛查视力、检查眼底;内科、医养结合中心、重症医学科等医师们则围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多学科联动,从用药指导到生活干预,为患者构建起“中医+西医+康复”的全链条健康服务体系。中医师们还现场带领群众练习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操,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跟着节奏舒展身体,学习养生知识。

“大夫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是瞎讲究,是顺应节气;喝绿豆汤要连皮一起煮,清热解毒效果更好……”在凤泉区中医夜市听完夏季养生常识,31岁的上班族刘静笑着说,“以前总觉得中医是‘慢功夫’,是看病抓药。现在才明白,它教给我们怎么和身体‘和平共处’的养生妙招,是惠及千家万户的生活智慧。”

中医馆“搬”进夜市,不仅带火了“治未病”的理念,更激活了周边消费。“以前晚上愁客源,现在摊位前得排队!”获嘉县滨河公园烤冷面摊主王晓华笑着告诉记者,中医夜市带来的客流让每晚营收翻倍。数据显示,围绕中医夜市形成的“5分钟经济圈”已带动周边30余家小吃摊、文创店日均增收超60%,形成“中医诊疗聚人气、周边消费增活力”的良性循环。

夜市添了“中医味”,新乡夏日更“养生”。如今的夏夜周末,中医夜市成了新乡市民新的“社交地标”——家长带着孩子认草药、学推拿;年轻人约着看体质、调作息;老人们凑在一起聊“药食同源”。中医夜市激活了群众从“治病”到“防病”的健康觉醒,也让传统中医药文化在烟火气里活起来、热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9

标签:养生   新乡   夜市   解锁   医馆   中医   获嘉县   中医药   卫辉市   群众   摊位   健康   滨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