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推迟关税,拜登爱将:在和中国的较量中,特朗普落于下风

美国被曝将推迟半导体关税,拜登爱将坦言:在和中国的较量中,特朗普落于下风。那么,美国为何要推迟半导体关税?特朗普在对华较量中,是否真的处于下风?

当地时间11月19日,路透社报道称,美国政府内部人士私下透露,特朗普政府可能会推迟原定计划中的半导体关税。这项关税曾被特朗普视为其经济议程的核心内容,他不仅在公开讲话中反复强调,还把其作为对华“施压工具”的重要一环。然而,最新迹象显示,这项关税短期内可能不会落地。这一变化一出现,就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今年8月,特朗普声称要对进口半导体征收近100%的关税,其设想是用高额关税把全球半导体企业“推”回美国本土生产。9月,特朗普宣布对部分进口产品加征100%关税,当时半导体关税并未正式宣布。10月后,随着美国国内通胀数据未能如期发布、经济压力升高,特朗普团队对激进关税政策的谨慎态度逐渐显现。


而随着年底临近,美国国内的消费压力不断上升,节假日购物季让人们对物价更加敏感,任何会引起成本上涨的政策都会被审视。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半导体关税不仅会影响芯片价格,更会影响冰箱、手机、电脑等行业的整体成本。因此,政策的推进变得更加困难。


再加上10月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后,双方在经贸议题上出现了新的沟通窗口。中国展现出稳定供应链、维护互惠合作的意愿,也展现出在关键领域自我保护的能力。作为半导体上游设备、矿产资源的重要生产国,中国对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如果美国在供应链尚未重建的情况下以极端方式施压,那么中国的反制能力就会发挥作用,美国显然不愿承受这种风险。所以,美方推迟半导体关税也在情理之中。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拜登“爱将”杜如松发文称,特朗普在对华较量中落于下风。他认为,特朗普误将政治作秀当作战略谋划,重启对华关税时,既没有评估美国供应链的脆弱性,也没有提前夯实内部能力,因此在中国反制后被迫收缩动作。


此外,杜如松还评价这次釜山会晤是“转折点”。在他看来,这不是双方短暂停火,而是中国展示了自身面对压力时的韧性,证明中国已经具备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实力。基于此,杜如松指出,未来历史学家如果追溯中美实力平衡发生变化的关键时刻,很可能会指向特朗普发起贸易战,并最终收缩的这一阶段。


报道称,杜如松关于“政策收缩”的观察有直接事实支持。特朗普曾公开威胁高额关税,但随后在政策推进与实际实施之间出现反复与迟滞。这种“先威胁后收缩”模式,与杜如松所说的“政治作秀”有一定相符之处。最重要的是,特朗普并没有给自己的“战略”准备长期制度化的配套措施,比如重建国内供应链的财政投入、长期产业政策、盟友协调机制等。


反观中国,则在很多关键原材料和加工环节占优势,这一点赋予中国应对制裁或关税冲击的底气。更重要的是,中国为此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准备和努力,即便美国关税政策压下来,中方也具备长期抗衡的有效措施。因此,无论是从供应链现实,还是从政策收缩,又或是从舆论反应,答案已经十分明确:特朗普就是占了下风。面对他的反复无常,中国始终以稳定的供应链优势、稳健的外交节奏,在压力下保持主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财经   爱将   美国   下风   关税   中国   半导体   政策   釜山   压力   反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